宁夏灵武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与预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垃圾填埋场及其污染检测研究 | 第11-12页 |
1.2.2 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地下水模拟软件的简介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第16-21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16-18页 |
2.3 气象水文 | 第18-19页 |
2.4 社会经济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30页 |
3.1 地质构造 | 第21-22页 |
3.2 地层结构 | 第22-26页 |
3.3 地下水类型 | 第26-28页 |
3.4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30-48页 |
4.1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 | 第30-32页 |
4.1.1 监测井分布 | 第30-31页 |
4.1.2 监测指标 | 第31-32页 |
4.2 地下水水质评价 | 第32-38页 |
4.2.1 单项组分评价与综合评价 | 第32-35页 |
4.2.2 地下水水质评价统计与分析 | 第35-38页 |
4.3 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 | 第38-48页 |
4.3.1 评价方法 | 第38-45页 |
4.3.2 评估结果 | 第45-46页 |
4.3.3 风险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地下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 | 第48-58页 |
5.1 模拟区范围及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48-49页 |
5.1.1 模拟区范围 | 第48页 |
5.1.2 边界条件概化 | 第48页 |
5.1.3 补径排条件 | 第48-49页 |
5.2 地下水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 | 第49-50页 |
5.3 几何模型与水文地质模型 | 第50-56页 |
5.3.1 模型层的划分 | 第50-51页 |
5.3.2 数字高程模型 | 第51-52页 |
5.3.3 初始流场 | 第52-53页 |
5.3.4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 第53-55页 |
5.3.5 源汇项的确定 | 第55-56页 |
5.4 模型的校正与检验 | 第56-58页 |
第六章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及污染预测 | 第58-68页 |
6.1 溶质运移模拟的概念模型 | 第58页 |
6.2 溶质运移模拟的数学模型 | 第58-59页 |
6.3 模型的建立与运行 | 第59页 |
6.3.1 模型层的划分 | 第59页 |
6.3.2 参数的确定 | 第59页 |
6.3.3 模型求解方法 | 第59页 |
6.3.4 模型的校正与检验 | 第59页 |
6.4 模拟预测 | 第59-67页 |
6.4.1 正常情况 | 第60-62页 |
6.4.2 填埋场区膜破损 5% | 第62-65页 |
6.4.3 填埋场区和渗滤池膜均破损 5% | 第65-67页 |
6.5 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8-70页 |
7.1 结论 | 第68页 |
7.2 建议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