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再审启动制度的完善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6页 |
·问题背景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文章结构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我国民事再审启动制度概述 | 第16-22页 |
·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困境 | 第16-19页 |
·“再审”抑或“无限审” | 第16-17页 |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的再审启动制度 | 第17-19页 |
·转型时期再审程序局部设计的转变 | 第19页 |
·1949 年以后再审启动制度的立法变迁 | 第19-22页 |
·法院决定再审权的发展 | 第20页 |
·检察院再审抗诉权的发展 | 第20-21页 |
·当事人申请再审权的发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我国民事再审启动程序的现状 | 第22-33页 |
·我国民事再审启动制度存在的弊端 | 第22-28页 |
·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设置多元化 | 第22-24页 |
·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事由设置不科学 | 第24-27页 |
·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无次数限制 | 第27页 |
·法院、检察院启动再审程序无时间限制 | 第27页 |
·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缺失 | 第27-28页 |
·民事再审启动程序存在弊端之原因分析 | 第28-33页 |
·民事诉讼模式之影响 | 第28-29页 |
·目前司法体制之影响 | 第29-30页 |
·再审价值取向之影响 | 第30-32页 |
·再审程序功能定位之影响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我国民事再审启动程序之完善 | 第33-43页 |
·重构民事再审启动制度之法理基础 | 第33-35页 |
·再审启动程序与既判力的平衡 | 第33-34页 |
·民事再审程序的价值取向与功能的重新定位 | 第34页 |
·确立“有限再审”理念 | 第34-35页 |
·国外立法经验及借鉴 | 第35-38页 |
·德国关于民事再审程序的规定 | 第35-36页 |
·日本关于民事再审程序的规定 | 第36-37页 |
·法国关于民事再审程序的规定 | 第37-38页 |
·完善我国民事再审启动机制 | 第38-43页 |
·对检察院、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加以限制 | 第38-39页 |
·对再审启动时限、启动次数加以限制 | 第39-40页 |
·对再审启动事由进行限制 | 第40-41页 |
·对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完善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