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5-9页 |
第一章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概说 | 第9-13页 |
第一节 逃禅”的释义与由来 | 第9-10页 |
第二节 明清之际“逃禅”现象的社会成因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的定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以“四僧”为代表的明清之际遗民逃禅不同类型 | 第13-19页 |
第一节 “四僧”身份概说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四僧”逃禅时间问题探究 | 第16-19页 |
第三章 “四僧”逃禅后的心态嬗变 | 第19-24页 |
第一节 因寄所托,有托而逃——朱耷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托禅欲仕,游于禅道——石涛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心向归隐,由遗转逸——渐江 | 第21-23页 |
第四节 心向佛门,一隅抗志——髡残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四僧”逃禅后的绘画嬗变 | 第24-40页 |
第一节 绘画内容与艺术风格擅变 | 第25-34页 |
第二节 艺术思维和审美情趣嬗变 | 第34-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表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