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本体的多Agent内容感知通信协议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研究背景第9页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论文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及理论第13-31页
   ·Agent 技术第13-21页
     ·Agent 简介第13-14页
     ·Agent 类型第14-16页
     ·Agent 及多Agent 系统的结构第16-18页
     ·Agent 通信语言简介第18-21页
   ·语义Web第21-25页
   ·本体第25-30页
     ·本体的概念第25-26页
     ·本体描述语言第26-27页
     ·本体的构造过程与准则第27-29页
     ·本体的应用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内容感知机制研究第31-37页
   ·概念的语义相似度第31-32页
   ·概念相似的算法第32-34页
     ·概念层次树第32-33页
     ·基于概念实例的相似算法第33-34页
   ·相似度计算的实验及结果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内容感知通信的实现第37-47页
   ·知识通信的消息形式化第37-39页
     ·知识通信言语行为定义第37-38页
     ·知识通信消息的形式化描述第38-39页
   ·知识通信协议第39-45页
     ·知识通信协议定义第39-40页
     ·知识通信协议本体第40-41页
     ·知识通信协议的有限状态机模型第41-44页
     ·多Agent 知识通信模型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第47-61页
   ·实验平台及工具第47-51页
     ·Java 语言与Eclipse第47页
     ·Agent 搭建工具-JADE第47-49页
     ·本体编辑工具-Protégé第49-50页
     ·OWL API-Jena 简介第50-51页
   ·实验步骤第51-55页
     ·实验平台搭建第51-52页
     ·本体的创建第52-54页
     ·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第54页
     ·通信节点的设计第54-55页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第55-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论文总结第61页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形式化的语义Web服务自动组合方法研究
下一篇:PKI中证书撤销机制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