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山湾羊场银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评价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14页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第15-22页 |
2.1 地层 | 第15-17页 |
2.2 侵入岩 | 第17-18页 |
2.3 构造 | 第18-19页 |
2.4 区域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 | 第19-20页 |
2.5 矿产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2-28页 |
3.1 矿区概况 | 第22-23页 |
3.2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3-26页 |
3.2.1 矿区地层 | 第23-24页 |
3.2.2 矿区岩浆岩 | 第24-25页 |
3.2.3 矿区构造 | 第25-26页 |
3.3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6-28页 |
3.3.1 矿体特征 | 第26页 |
3.3.2 矿石特征 | 第26-27页 |
3.3.3 围岩蚀变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28-48页 |
4.1 土壤测量工作方法简介 | 第28-29页 |
4.2 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的确定 | 第29-36页 |
4.2.1 逐步剔除正态检验法 | 第29-31页 |
4.2.2 85%概率法 | 第31页 |
4.2.3 分形法 | 第31-34页 |
4.2.4 不同方法的对比 | 第34-36页 |
4.3 单元素异常的圈定与分布 | 第36-44页 |
4.3.1 单元素含量的特征 | 第36-37页 |
4.3.2 单元素异常分带 | 第37页 |
4.3.3 单元素异常分析 | 第37-44页 |
4.4 元素的统计分析 | 第44-46页 |
4.4.1 相关分析 | 第44-45页 |
4.4.2 聚类分析 | 第45页 |
4.4.3 因子分析 | 第45-46页 |
4.5 元素组合异常的圈定与分布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矿区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48-69页 |
5.1 样品的采集与分布 | 第48-49页 |
5.2 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的确定 | 第49-54页 |
5.2.1 逐步剔除正态检验法 | 第49-51页 |
5.2.2 85%概率法 | 第51页 |
5.2.3 分形法 | 第51-54页 |
5.2.4 不同方法的对比 | 第54页 |
5.3 单元素异常的圈定与分布 | 第54-63页 |
5.3.1 单元素含量的特征 | 第54-56页 |
5.3.2 单元素异常分带 | 第56页 |
5.3.3 单元素异常分析 | 第56-63页 |
5.4 元素的统计分析 | 第63-65页 |
5.4.1 相关分析 | 第63-64页 |
5.4.2 聚类分析 | 第64页 |
5.4.3 因子分析 | 第64-65页 |
5.5 元素组合异常的圈定与分布 | 第65页 |
5.6 次生晕与原生晕的关系 | 第65-69页 |
第六章 找矿预测评价 | 第69-77页 |
6.1 化探异常的综合评价 | 第69页 |
6.2 预测区圈定原则及划分准则 | 第69-70页 |
6.3 找矿有利地段的圈定 | 第70-72页 |
6.4 地质累积指数预测 | 第72-74页 |
6.5 工程验证 | 第74-77页 |
结论及存在问题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图版 | 第83-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