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动画短片《生命之舞》的创作背景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导演阐述 | 第9-15页 |
1.2.1 主题立意 | 第9-13页 |
1.2.2 剧本灵感来源 | 第13-14页 |
1.2.3 影像风格 | 第14页 |
1.2.4 叙事风格 | 第14页 |
1.2.5 音乐风格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动画表演 | 第18-24页 |
2.1 动画表演的两大体系 | 第18页 |
2.2 《生命之舞》仿真的表演风格 | 第18-20页 |
2.3 仿真风格表演对情绪张力的表达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剧本创作与表演 | 第24-30页 |
3.1 《生命之舞》剧作特点 | 第24页 |
3.2 《生命之舞》剧本最终版 | 第24-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美术设计与表演 | 第30-38页 |
4.1 美术风格的定位 | 第30-32页 |
4.1.1 《生命之舞》整体色彩设定 | 第30-32页 |
4.1.2 《生命之舞》精致的仿真风格 | 第32页 |
4.2 角色设计 | 第32-33页 |
4.2.1 《生命之舞》主要角色设计 | 第32-33页 |
4.2.2 角色设计最终版 | 第33页 |
4.3 场景设计 | 第33-35页 |
4.3.1 场景设计内容 | 第34页 |
4.3.2 场景设计图 | 第34-35页 |
4.4 道具设计 | 第35-3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5章 分镜头设计与表演 | 第38-50页 |
5.1 《生命之舞》分镜头设计特点 | 第38页 |
5.2 文字分镜头剧本 | 第38-46页 |
5.3 分镜头脚本 | 第46-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6章 《生命之舞》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50-54页 |
6.1 剧本创作阶段 | 第50-51页 |
6.2 中期制作阶段 | 第51-52页 |
6.3 后期处理阶段 | 第5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