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主要技术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李子菁尾矿库介绍 | 第18-24页 |
2.1 李子菁尾矿库的工程概况以及地理位置 | 第18-21页 |
2.2 李子菁尾矿库库等别 | 第21-22页 |
2.3 李子菁尾矿库初期坝类型 | 第22页 |
2.4 李子菁尾矿库堆积坝 | 第22页 |
2.5 坝顶超高及冲积滩长度控制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尾矿库溃坝过程机理及模拟方法研究 | 第24-44页 |
3.1 尾矿库溃坝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3.2 尾矿库溃坝的形式及特点 | 第27-28页 |
3.3 尾矿浆浆体流变特性 | 第28-29页 |
3.4 尾矿库溃坝砂流理论计算数学模型 | 第29-33页 |
3.5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介绍 | 第33-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李子菁尾矿库不同溃坝高度尾砂运移状态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第44-62页 |
4.1 模型计算的条件设定 | 第46-47页 |
4.2 不同溃坝高度对尾砂运移距离的影响 | 第47-51页 |
4.3 不同溃坝高度对尾砂运移速度的影响 | 第51-55页 |
4.4 不同溃坝高度对下游河道冲击压力的影响 | 第55-59页 |
4.5 不同溃坝高度对尾砂运移淹埋泥深的关系 | 第59-60页 |
4.6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李子菁尾矿库溃坝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第62-72页 |
5.1 计算工况介绍 | 第62页 |
5.2 模拟计算条件的设定 | 第62-63页 |
5.3 模拟计算结果 | 第63-69页 |
5.4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尾矿库溃坝后果严重度评价及灾害治理防治措施 | 第72-80页 |
6.1 尾矿库溃坝后果严重度评价模型 | 第72页 |
6.2 尾矿坝溃坝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 | 第72-77页 |
6.3 李子菁尾矿库溃坝后果严重度评价 | 第77-7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8-90页 |
附录B 李子菁尾矿库溃坝数值模拟尾砂运动相关数据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