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内外对云计算安全服务和技术保障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外对云计算标准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2 云计算及相关技术 | 第14-19页 |
2.1 云计算与云安全 | 第14页 |
2.1.1 云计算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云安全 | 第14页 |
2.2 保障IaaS层安全性的相关技术 | 第14-17页 |
2.2.1 虚拟化技术 | 第15-16页 |
2.2.2 监控技术 | 第16-17页 |
2.3 隐蔽信道和特权指令 | 第17-19页 |
2.3.1 隐蔽信道 | 第18页 |
2.3.2 特权指令 | 第18-19页 |
3 云计算IaaS层安全性评估模型 | 第19-30页 |
3.1 云计算IaaS层组成结构 | 第19-20页 |
3.2 物理层的安全性 | 第20页 |
3.3 虚拟化层的安全性 | 第20-27页 |
3.3.1 虚拟机的安全性 | 第20-23页 |
3.3.1.1 虚拟机的生命周期 | 第21-22页 |
3.3.1.2 云计算面临的九大威胁 | 第22-23页 |
3.3.1.3 九大威胁与虚拟机生命周期的映射关系 | 第23页 |
3.3.2 虚拟机监控器的安全性 | 第23-24页 |
3.3.3 虚拟机网络的安全性 | 第24-27页 |
3.4 云计算IaaS层安全性评估模型 | 第27-30页 |
4 评估实验及算法 | 第30-47页 |
4.1 OpenStack平台及其安全性保证 | 第30-33页 |
4.2 Eucalyptus平台及其安全性保证 | 第33-36页 |
4.3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6页 |
4.3.1 层次分析法 | 第36页 |
4.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6页 |
4.4 安全性评估实验 | 第36-47页 |
4.4.1 OpenStack平台的安全性评估实验 | 第36-43页 |
4.4.1.1 实验环境 | 第36-37页 |
4.4.1.2 搭建过程 | 第37-38页 |
4.4.1.3 实验分析 | 第38-43页 |
4.4.2 Eucalyptus平台的安全性评估实验 | 第43-47页 |
4.4.2.1 实验环境 | 第43-44页 |
4.4.2.2 搭建过程 | 第44-45页 |
4.4.2.3 实验分析 | 第45-47页 |
5 总结和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