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续琵琶》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0.1 曹寅戏剧创作成就 | 第10-11页 |
0.2 文姬归汉故事的发展源流 | 第11-12页 |
0.3 《续琵琶》的版本及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0.4 《续琵琶》的重新上演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 《续琵琶》的多元化主题探析 | 第14-26页 |
1.1 重史存真的历史主题 | 第14-24页 |
1.1.1 为曹操翻案 | 第14-17页 |
1.1.2 为蔡邕正名 | 第17-21页 |
1.1.3 为蔡琰立言 | 第21-24页 |
1.2 情理冲突下的文化坚守 | 第24-26页 |
2 《续琵琶》的创作特色及曹寅戏剧观 | 第26-39页 |
2.1 意蕴深刻的文化意象 | 第26-30页 |
2.1.1 琵琶弦上说昭君 | 第26-28页 |
2.1.2 琴意悠悠话文姬 | 第28-30页 |
2.2 曲文并重 | 第30-34页 |
2.2.1 南北曲同场构筑情节节奏 | 第30-32页 |
2.2.2 巧用唱词塑造人物形象 | 第32-34页 |
2.3 构思精妙 | 第34-39页 |
2.3.1 以史载剧双线并行 | 第34-36页 |
2.3.2 伏线千里铺垫后文 | 第36-39页 |
3 《续琵琶》的思想意蕴 | 第39-48页 |
3.1 清初兴亡意识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 曹寅个人的情感寄托 | 第40-48页 |
3.2.1 复杂的身世感慨 | 第41-43页 |
3.2.2 浓郁的忧患意识 | 第43-46页 |
3.2.3 幻灭的隐逸情怀 | 第46-48页 |
4 《续琵琶》的传播与影响 | 第48-54页 |
4.1 曲成百年闻者寡 | 第48-50页 |
4.2 雅意犹为后世传 | 第50-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