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古代礼制论文--专类礼制论文

唐代宾礼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2页
    一、选题意义第8页
    二、研究现状第8-10页
    三、研究方案第10-12页
第一章 唐代宾礼的制订过程第12-26页
    一、唐代宾礼的制订背景第13-18页
        (一) 政治背景第13-14页
        (二) 制度背景第14-16页
        (三) 文化背景第16-18页
    二、唐代宾礼制订及演变历程第18-26页
        (一) 《贞观礼》第23页
        (二) 《显庆礼》第23-24页
        (三) 《开元礼》第24页
        (四) 中唐以后的宾礼变化第24-26页
第二章 唐代宾礼的具体形态第26-42页
    一、唐代宾礼的内容第26-32页
        (一) 蕃主之礼第26-29页
        (二) 朝觐礼第29-30页
        (三) 二王三恪第30-32页
    二、唐代宾礼的特征第32-36页
        (一) 继承性第32-33页
        (二) 发扬性第33页
        (三) 包容性第33-34页
        (四) 诉求性第34-36页
    三、宾礼的推行第36-42页
        (一) 礼仪机构与礼官制度第36-38页
        (二) 以礼入法与一准乎礼第38-42页
第三章 唐代宾礼的社会作用第42-54页
    一、唐代宾礼功效第42-47页
        (一) 加强君主权威的政治功效第42-44页
        (二) 潜移默化的社会功效第44-45页
        (三) 多元兼容的文化功效第45-47页
    二、唐代宾礼的历史意义第47-54页
        (一) 中国古代社会礼制发展的里程碑第48-50页
        (二) 推动大唐文化圈的进程第50-54页
结语第54-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致谢第64-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蜀汉中央官制研究
下一篇:论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瘟疫及其对人口之影响(135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