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5-17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1.1 对象来源 | 第15页 |
1.2 纳入标准 | 第15页 |
1.3 排除标准 | 第15-16页 |
1.4 分组 | 第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1 血标本采集及基因检测方法 | 第16页 |
2.2 临床资料收集 | 第16页 |
2.3 评估项目 | 第16-17页 |
2.4 评估方法 | 第17页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17页 |
结果 | 第17-23页 |
1. LRRK2 G2385R、R1628P 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 第17-18页 |
2. LRRK2-PD 组与 IPD 组的一般资料 | 第18-19页 |
3. LRRK2-PD 组与 IPD 组临床症状特点 | 第19-21页 |
3.1 两组运动症状比较 | 第19页 |
3.2 两组非运动症状比较 | 第19-20页 |
3.2.1 两组非运动症状频数比较 | 第19-20页 |
3.2.2 两组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评分比较 | 第20页 |
3.3 两组运动并发症比较 | 第20-21页 |
4. LRRK2-PD 组与 IPD 组对左旋多巴治疗的反应及随访前后UPDRS 评分 | 第21-23页 |
4.1 两组随访两年内药物使用情况及对左旋多巴的反应 | 第21-22页 |
4.2 LRRK2-PD 组随访前后 UPDRS 评分比较 | 第22页 |
4.3 IPD 组随访前后 UPDRS 评分比较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综述 | 第32-56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