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运行风险评估 | 第11-13页 |
1.2.2 TCSC 可靠性模型 | 第13-14页 |
1.2.3 发电优化调度模型 | 第14-16页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6-17页 |
2 运行风险评估基础 | 第17-26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运行可靠性评估与传统可靠性评估区别 | 第17-18页 |
2.3 元件运行可靠性模型 | 第18-22页 |
2.3.1 基于 4 类停运因素的元件停运率模型 | 第18-21页 |
2.3.2 潮流相关元件故障率模型 | 第21-22页 |
2.4 运行风险指标体系 | 第22-24页 |
2.4.1 运行风险指标分类 | 第22-23页 |
2.4.2 系统短期运行充裕性指标 | 第23-24页 |
2.5 运行风险评估方法 | 第24-25页 |
2.6 小结 | 第25-26页 |
3 TCSC 可靠性模型 | 第26-33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TCSC 结构和故障模式 | 第26-28页 |
3.2.1 TCSC 结构 | 第26-27页 |
3.2.2 TCSC 故障模式 | 第27-28页 |
3.3 TCSC 可靠性模型 | 第28-32页 |
3.3.1 TCSC 可靠性模型 | 第28页 |
3.3.2 TCSC 子模块可靠性模型 | 第28-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4 含 TCSC 的电网运行风险评估 | 第33-47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含 TCSC 线路的可靠性模型 | 第33-35页 |
4.2.1 TCSC 的视在电抗约束 | 第33-35页 |
4.2.2 计及 TCSC 视在电抗约束的线路可靠性模型 | 第35页 |
4.3 基于实时运行条件的元件瞬时状态概率和故障率 | 第35-38页 |
4.3.1 晶闸管、电容元件和线路的瞬时状态概率 | 第35-36页 |
4.3.2 晶闸管、电容元件和线路的故障率 | 第36-38页 |
4.4 含 TCSC 运行风险评估方法 | 第38-40页 |
4.4.1 含 TCSC 的电网最优负荷削减模型 | 第38-39页 |
4.4.2 评估流程 | 第39-40页 |
4.5 算例分析 | 第40-46页 |
4.5.1 计算条件和参数设置 | 第40-41页 |
4.5.2 元件可靠性参数计算结果 | 第41-42页 |
4.5.3 不同负荷水平下的日运行风险评估 | 第42-44页 |
4.5.4 考虑元件老化的日运行风险评估 | 第44-45页 |
4.5.5 考虑气温变化的日运行风险评估 | 第45-46页 |
4.6 小结 | 第46-47页 |
5 基于条件相关运行风险的发电优化调度 | 第47-63页 |
5.1 引言 | 第47页 |
5.2 基于条件相关运行风险的发电优化调度基础 | 第47-49页 |
5.2.1 发电优化调度概念 | 第47-48页 |
5.2.2 基于条件相关运行风险的发电优化调度建模分析 | 第48-49页 |
5.3 条件相关的运行风险评估 | 第49-51页 |
5.3.1 运行风险定义和系统状态概率计算 | 第49-50页 |
5.3.2 实时运行状态下的期望成本 | 第50页 |
5.3.3 运行风险评估流程 | 第50-51页 |
5.4 基于条件相关运行风险的发电优化调度模型 | 第51-53页 |
5.4.1 目标函数 | 第51-52页 |
5.4.2 约束条件 | 第52-53页 |
5.5 模型求解 | 第53-54页 |
5.6 算例分析 | 第54-61页 |
5.6.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54-55页 |
5.6.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61页 |
5.7 小结 | 第61-6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录 | 第71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1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