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庆邦小说创作中的家园主题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8-11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何为“家园” | 第9-11页 |
第一章 迷失家园的表现 | 第11-22页 |
一、追问——家园何处 | 第11-18页 |
(一) 生存家园缺失的表现 | 第11-12页 |
(二) 精神家园的无处安放 | 第12-18页 |
1、成长的孤独 | 第13-14页 |
2、无父的悲剧 | 第14-16页 |
3、人情的淡薄 | 第16-18页 |
二、寻找——回望家园 | 第18-22页 |
(一) 身陷城市的漂泊感 | 第18-19页 |
(二) 精神还乡的无根感 | 第19-22页 |
第二章 何以无处可依 | 第22-29页 |
一、工业文明对生存家园的侵蚀 | 第22页 |
二、城乡文化冲突对精神家园的吞噬 | 第22-29页 |
(一) 城乡文化冲突导致人性的变异 | 第23页 |
(二) 城乡文化冲突导致伦理道德秩序的混乱 | 第23-25页 |
(三) 救赎之路的幻灭 | 第25-26页 |
(四) “边缘人”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家园的建构 | 第29-40页 |
一、“诗意栖居”理想的建构 | 第29-33页 |
(一) 纯真年代的浪漫怀想 | 第29-30页 |
(二) “劳动”的诗意理解 | 第30-32页 |
(三) 美好人性的呼唤 | 第32-33页 |
二、矛盾的家园建构 | 第33-40页 |
(一) 乡村“女儿国”的建构与消解 | 第33-35页 |
(二) 乌托邦想象与观念中的“家园” | 第35-40页 |
第四章 家园建构的当下意义与思考 | 第40-43页 |
一、对当下的积极意义 | 第40-41页 |
二、在矛盾和困惑中突围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