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次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问题的引出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2.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功能 | 第14-17页 |
2.1 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和改善公共服务绩效 | 第14页 |
2.2 吸纳社会就业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第14-15页 |
2.3 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 第15-16页 |
2.4 促进社会资本培育和公民社会成长 | 第16-17页 |
3. 《民非条例》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17-24页 |
3.1 《民非条例》存在的问题 | 第17-22页 |
3.1.1 《民非条例》与相关法规之间存在冲突 | 第17-19页 |
3.1.2 《民非条例》的名称 | 第19页 |
3.1.3 《民非条例》的定位 | 第19页 |
3.1.4 《民非条例》具体制度尚欠合理 | 第19-21页 |
3.1.5 《民非条例》对某些重要制度尚付阙如 | 第21-22页 |
3.2 《民非条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2-24页 |
3.2.1 《民非条例》立法背景的限制 | 第22-23页 |
3.2.2 社会转型发展导致《民非条例》的滞后 | 第23页 |
3.2.3 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特点认识不足 | 第23-24页 |
4. 非营利组织税收、财政与金融扶持的国际经验 | 第24-34页 |
4.1 非营利组织税收扶持政策的国际经验 | 第24-28页 |
4.1.1 德国和日本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 | 第24-26页 |
4.1.2 非营利组织税收扶持政策比较分析 | 第26-28页 |
4.2 非营利组织财政金融扶持政策的国际经验 | 第28-34页 |
4.2.1 非营利组织财政金融扶持的国际经验概览 | 第28-31页 |
4.2.2 非营利组织财政金融扶持的具体方式 | 第31-34页 |
5. 促进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若干对策:基于理论推进制度完善的规范化与多维度构建 | 第34-39页 |
5.1 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理论和政策研究 | 第34页 |
5.2 进一步完善社会分工体系,依法实现社会主体多元化 | 第34-35页 |
5.3 完善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 | 第35-36页 |
5.4 进一步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地位 | 第36页 |
5.5 允许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享有必要的合法权益 | 第36-37页 |
5.6 规范和完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内部运行机制 | 第37页 |
5.7 进一步完善监督体制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