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 1.1 前言 | 第9-10页 |
| 1.2 管线钢的发展概况 | 第10-14页 |
| 1.2.1 管线钢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 1.2.2 管线钢的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 1.3 微合金元素对管线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14-16页 |
| 1.3.1 锰 | 第15页 |
| 1.3.2 铌、钒、钛 | 第15-16页 |
| 1.4 控轧控冷工艺对管线钢的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16-22页 |
| 1.4.1 TMCP 技术 | 第16-19页 |
| 1.4.2 HTP 技术 | 第19页 |
| 1.4.3 RPC 技术 | 第19-22页 |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 2 不同热变形工艺下 X80 管线钢显微组织及硬度变化 | 第23-43页 |
| 2.1 前言 | 第23页 |
|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3-26页 |
| 2.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 2.2.2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 2.2.3 热模拟工艺制定 | 第24-26页 |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6-42页 |
| 2.3.1 应力弛豫曲线的建立 | 第26-28页 |
| 2.3.2 不同弛豫时间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28-33页 |
| 2.3.3 不同变形量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3-36页 |
| 2.3.4 不同变形温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2.3.5 不同变形工艺下显微组织尺寸的变化规律 | 第37-40页 |
| 2.3.6 不同变形工艺下 X80 管线钢硬度变化规律 | 第40-42页 |
| 2.4 讨论 | 第42页 |
| 2.5 小结 | 第42-43页 |
| 3 不同弛豫时间下位错组态及析出物的演化规律 | 第43-48页 |
| 3.1 前言 | 第43页 |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43-44页 |
| 3.2.1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 3.2.2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47页 |
| 3.3.1 形变奥氏体中的应变诱导析出 | 第44-46页 |
| 3.3.2 形变奥氏体中位错组态的演化 | 第46-47页 |
| 3.4 小结 | 第47-48页 |
| 4 不同弛豫时间下微观取向的变化规律 | 第48-59页 |
| 4.1 前言 | 第48页 |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48-49页 |
| 4.2.1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 4.2.2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 4.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49-57页 |
| 4.3.1 取向分析 | 第49-51页 |
| 4.3.2 取向差分析 | 第51-54页 |
| 4.3.3 重位点阵分析 | 第54-57页 |
| 4.4 讨论 | 第57-58页 |
| 4.5 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