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道编码理论论文

任意大围长多码率LDPC码的构造算法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数字通信系统与信道编码第11-13页
        1.1.1 数字通信系统第11-12页
        1.1.2 信道编码第12-13页
    1.2 LDPC码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3 LDPC码的研究现状及前沿问题第14-1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6-17页
第2章 LDPC码的编译码原理第17-39页
    2.1 线性分组码的原理第17-20页
        2.1.1 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第17-19页
        2.1.2 线性分组码的最小距离第19-20页
    2.2 LDPC码的定义及其Tanner图表示第20-23页
        2.2.1 LDPC码的定义第20-21页
        2.2.2 LDPC码的Tanner图表示第21-22页
        2.2.3 环长和围长第22-23页
    2.3 LDPC码的性能分析第23-30页
        2.3.1 消息传递算法流程及对数域译码器第23-26页
        2.3.2 LDPC码的图论分析及连接性问题第26-29页
        2.3.3 大围长LDPC码的设计第29-30页
    2.4 大围长LDPC码构造算法研究现状第30-38页
        2.4.1 基于矩阵分层拼接的构造方法第30-33页
        2.4.2 高围长低复杂度LDPC码构造方法第33-34页
        2.4.3 基于“克罗内克积”的构造方法第34-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基于摩尔图的大围长LDPC码的构造第39-57页
    3.1 图论与LDPC码第39-41页
        3.1.1 基于图论的LDPC构造方法第39页
        3.1.2 图的代数表示及其特征第39-41页
        3.1.3 摩尔图第41页
    3.2 基于Lollipop递归法确定二分图的围长第41-49页
        3.2.1 图论相关记号及矩阵符号说明第41-43页
        3.2.2 Lollipop递归算法第43-47页
        3.2.3 根据递归算法确定Tanner图的围长第47-49页
    3.3 基于摩尔图的围长为8的LDPC码的构造第49-56页
        3.3.1 (q+1,8)-摩尔图及基矩阵的构造第49-51页
        3.3.2 QC-LDPC码及母矩阵的构造第51-52页
        3.3.3 基于列分解方法构造效率矩阵第52-54页
        3.3.4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第54-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任意大围长LDPC码的构造第57-75页
    4.1 一种基于图论的任意大围长LDPC码的构造方法第57-62页
        4.1.1 任意大围长图的提出第57-58页
        4.1.2 任意大围长LDPC码构造算法第58-60页
        4.1.3 H(2,q)与阵列码的关系第60-62页
    4.2 任意大围长LDPC码的准循环结构第62-67页
        4.2.1 (J,L,s)准循环LDPC码的定义第62-63页
        4.2.2 D图的准循环结构证明第63-67页
    4.3 任意大围长LDPC码的不连接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第67-74页
        4.3.1 D图的不连接问题第67-70页
        4.3.2 基于矩阵拼接及多边译码器解决D图的不连接问题第70-72页
        4.3.3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第72-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总结及展望第75-77页
    5.1 本文的贡献和创新之处第75页
    5.2 研究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CI系统的脑电信号分析和类脑避障策略
下一篇:面向软件定义光网络的低时延路由和频谱分配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