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儿科论文

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束表证)的临床疗效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3-30页
    1 中医对小儿外感发热的研究第13-22页
        1.1 外感发热病的历史沿革第13页
        1.2 小儿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第13-15页
        1.3 治疗方法的研究第15-22页
    2 西医对小儿外感发热的研究第22-28页
        2.1 基本概念第22页
        2.2 病因研究第22-23页
        2.3 发热机制的研究第23-24页
        2.4 西医治疗的研究第24-28页
    3 小结第28-30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30-45页
    1 临床研究第30-31页
        1.1 研究对象第30页
        1.2 诊断标准第30页
        1.3 纳入标准第30-31页
        1.4 排除标准第31页
        1.5 病例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第31页
    2 临床观察方法第31-34页
        2.1 分组方法第31页
        2.2 干预措施第31-32页
        2.3 观察指标第32页
        2.4 疗效评定标准第32-33页
        2.5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第33-34页
        2.6 临床观察记录及随访第34页
        2.7 统计学处理第34页
    3 研究结果第34-39页
        3.1 一般资料分析第34-36页
            3.1.1 两组患儿性别分布比较第34页
            3.1.2 两组患儿病程分布比较第34-35页
            3.1.3 治疗前两组患儿体温比较第35页
            3.1.4 治疗前两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第35-36页
        3.2 研究结果第36-39页
            3.2.1 两组退热起效时间的比较第36页
            3.2.2 两组解热时间比较第36页
            3.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第36-37页
            3.2.4 治疗后两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第37-38页
            3.2.5 两组治疗期间退热药使用情况比较第38页
            3.2.6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第38-39页
        3.3 安全性评价第39页
    4 讨论第39-44页
        4.1 吾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束表证的思路第39-40页
        4.2 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束表证的理论基础第40-41页
        4.3 桂枝加葛根汤加味的方药组成及分析第41-42页
        4.4 结果分析与评价第42-44页
    5 问题与展望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3页
附录第53-56页
缩略词表第56-57页
综述第57-68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对流感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PCT超敏CRP对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