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

中国古代碑图文献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一、绪论第13-15页
    (一) 选题意义第13页
    (二) 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 研究内容第14-15页
二、碑图与碑图文献第15-25页
    (一) 碑图与碑图文献概念界说第15-19页
    (二) 碑图文献以外的形式第19-25页
        1. 拓本第20-21页
        2. 双钩本第21-22页
        3. 缩临本第22-23页
        4. 摄影本第23-25页
三、碑图文献产生的背景第25-31页
    (一) 金石学的兴起第25-26页
    (二) 图谱学的兴起第26-29页
    (三) 传拓技术的应用与洪适的分类思想第29-31页
四、碑图文献概述第31-69页
    (一) 《隶续》洪适撰第31-36页
    (二) 《金石图》褚峻摹图,牛运震集说第36-44页
    (三) 《金石索》冯云鹏、冯云鹤辑第44-47页
    (四) 《苍玉洞宋人题名》刘喜海编第47-51页
    (五) 《金石苑(三巴汉石纪存)》刘喜海编第51-56页
    (六) 《石门碑醳》王森文撰《石门碑醳补》蒋光煦补第56-58页
    (七) 《邠州石室录》叶昌炽撰第58-61页
    (八) 其他碑图文献第61-63页
    (九) 辑录碑图文献资料第63-69页
五、碑图文献的类型、功能和价值、局限第69-73页
    (一) 碑图文献的类型第69-70页
    (二) 碑图文献的功能和价值第70-71页
    (三) 碑图文献的局限第71-73页
六、结语第73-74页
附图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芝罘区近代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下一篇: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