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

混合动力客车再生制动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再生制动技术概述第11-17页
        1.2.1 再生制动原理及能量回馈方式第11-14页
        1.2.2 再生制动的影响因素及关键技术第14-16页
        1.2.3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分类第16-17页
    1.3 再生制动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混合动力客车制动系统特性分析第21-32页
    2.1 样车及其再生制动系统结构第21-24页
    2.2 混合动力客车制动动力学分析第24页
    2.3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特性分析第24-28页
        2.3.1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第25-26页
        2.3.2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发电特性第26-28页
    2.4 超级电容特性分析第28-31页
        2.4.1 超级电容的结构和储能原理第28-30页
        2.4.2 超级电容模型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建立第32-42页
    3.1 传统汽车前、后轴制动力的分配第32-33页
        3.1.1 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第32-33页
        3.1.2 成固定比值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第33页
    3.2 满足ECE法规的制动力分配方案第33-36页
    3.3 基于制动强度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第36-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再生制动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2-56页
    4.1 ADVISOR仿真软件第42-44页
        4.1.1 ADVISOR软件介绍第42-43页
        4.1.2 ADVISOR中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第43-44页
    4.2 后驱型车辆仿真平台的开发第44-48页
        4.2.1 后驱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分析第44-45页
        4.2.2 后驱型车辆仿真平台的开发第45-48页
    4.3 再生制动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8-55页
        4.3.1 整车模块第48-49页
        4.3.2 车轮/车轴模块第49-51页
        4.3.3 电动机模块第51页
        4.3.4 超级电容模块第51-52页
        4.3.5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模块第52-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再生制动系统的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6-68页
    5.1 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评价指标第56页
    5.2 仿真工况的选择和嵌入第56-57页
    5.3 再生制动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7-64页
        5.3.1 循环工况下仿真结果分析第57-61页
        5.3.2 制动工况下仿真结果分析第61-64页
    5.4 影响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因素仿真分析第64-67页
        5.4.1 循环工况对再生制动的影响第64-65页
        5.4.2 整车质量对再生制动的影响第65-66页
        5.4.3 电动机功率对再生制动的影响第66页
        5.4.4 主减速器传动比对再生制动的影响第66-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6.1 总结第68-69页
    6.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汽车行业海外投资风险的研究
下一篇:桥梁工程泡沫塑料永久性内模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