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6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 第15-17页 |
1.2.1 电池中阳极反应 | 第15-16页 |
1.2.2 电池中阴极反应 | 第16-17页 |
1.3 DMFC中的催化剂设计 | 第17-23页 |
1.3.1 不同维度的纳米材料的设计 | 第18-20页 |
1.3.2 基于组分调控的合金催化剂 | 第20-21页 |
1.3.3 钯基催化剂 | 第21-22页 |
1.3.4 非晶态催化剂 | 第22-23页 |
1.4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24页 |
1.4.1 电沉积法 | 第23页 |
1.4.2 化学还原法 | 第23-24页 |
1.4.3 置换法 | 第24页 |
1.5 本论文选题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6-31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2 铜基纳米管的形貌和结构表征方法 | 第27-28页 |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27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7页 |
2.2.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与选区电子衍射 | 第27-28页 |
2.2.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450) | 第28页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第28页 |
2.3 催化剂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28-31页 |
2.3.1 电催化甲醇氧化测试 | 第29页 |
2.3.2 电催化氧气还原性能测试 | 第29页 |
2.3.3 CO剥离法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铜钯合金纳米管的制备 | 第31-43页 |
3.1 铜钯合金纳米管的制备过程 | 第31-32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42页 |
3.2.1 钯盐前驱体对纳米管结构的影响 | 第32-36页 |
3.2.2 钯盐浓度对纳米管形貌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3 反应温度对纳米管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 第38-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铜钯纳米管合金成分的调控及形成机制 | 第43-52页 |
4.1 不同合金比例的铜钯纳米管的制备 | 第43-49页 |
4.2 置换反应机制的研究 | 第49-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铜钯合金纳米管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52-70页 |
5.1 电化学比表面积的研究 | 第52-54页 |
5.2 合金纳米管催化氧气还原性能的研究 | 第54-65页 |
5.2.1 旋转圆盘电极极化曲线测试 | 第54-60页 |
5.2.2 过氧化氢产率的测试 | 第60-63页 |
5.2.3 Tafel动力曲线计算反应动力学 | 第63-65页 |
5.3 合金纳米管催化甲醇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65-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铜基非晶态纳米管的制备 | 第70-76页 |
6.1 铜铂非晶态纳米管的制备 | 第70-73页 |
6.1.1 Na_2S_2O_3的加入量对非晶态纳米管制备的影响 | 第70-71页 |
6.1.2 铜铂非晶态纳米管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71-73页 |
6.2 铜钯非晶态纳米管的制备 | 第73-74页 |
6.3 铜基非晶态纳米管的形成机制 | 第7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七章 铜基非晶态纳米管的甲醇氧化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76-83页 |
7.1 铜基非晶态纳米管电催化甲醇氧化性能测试 | 第76-79页 |
7.2 电化学比表面积测试 | 第79-81页 |
7.3 甲醇氧化的耐久性研究 | 第81-82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1页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91-92页 |
附件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