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二、平潭综合实验区与福州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与局限 | 第15-16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5页 |
二、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内涵与外延 | 第16-17页 |
一、产业一体化定义 | 第16页 |
二、内涵外延的拓展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一、劳动分工理论 | 第17-18页 |
二、城乡关系理论 | 第18-19页 |
三、规模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四、产业集群理论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第22-30页 |
第一节 国外区域产业一体化的案例 | 第22-24页 |
一、纽约都市圈 | 第22-23页 |
二、伦敦都市圈 | 第23页 |
三、东京都市圈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国外区域产业一体化的经验 | 第24-25页 |
一、高度重视规划引导 | 第24页 |
二、注重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 第24-25页 |
三、突出产业错位发展 | 第25页 |
第三节 国内区域产业一体化的案例 | 第25-27页 |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第25-26页 |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 第26页 |
三、京津冀城市群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国内区域产业一体化的经验 | 第27-28页 |
一、注重政府层面的协调推进 | 第27-28页 |
二、注重基础设施先行 | 第28页 |
三、注重创新产业链条的共建 | 第28页 |
第五节 对岛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启示 | 第28-30页 |
一、加快中心城市(城区)建设 | 第28-29页 |
二、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 | 第29页 |
三、选择合适的一体化模式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平潭综合实验区与福州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 | 第30-34页 |
第一节 岛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一、定位趋同 | 第30页 |
二、优势互补 | 第30页 |
三、平台共享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岛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 | 第31-34页 |
一、空间条件具备 | 第31页 |
二、规划指引明确 | 第31-32页 |
三、平台支撑有力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平潭综合实验区与福州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34-40页 |
第一节 岛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 第34-35页 |
一、合作机制初步建立 | 第34页 |
二、要素保障已经先行 | 第34页 |
三、产业合作正在启动 | 第34-35页 |
四、政策共享正在探索 | 第35页 |
第二节 岛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机遇 | 第35-36页 |
一、福建省在全国区域发展战略位置重要性不断凸显 | 第35页 |
二、福州大都市区在海西城市群中的龙头地位有望提升 | 第35-36页 |
三、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突破性成长机遇 | 第36页 |
四、闽台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 第36页 |
第三节 岛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挑战 | 第36-40页 |
一、产业发展程度不同,存在产业落差问题 | 第36-37页 |
二、产业发展方向存在部分同构,存在相互竞争问题 | 第37-38页 |
三、行政管理主体利益不同,存在统筹力量不足问题 | 第38页 |
四、产业发展软环境还亟待改善,存在保障不强问题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平潭综合实验区与福州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 第40-52页 |
第一节 理清岛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模式 | 第40-42页 |
一、模式选择主要方向 | 第40-41页 |
一、模式实践形式创新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找准岛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区域 | 第42-47页 |
一、福州新区空间布局 | 第43-45页 |
二、平潭综合实验区空间布局 | 第45-46页 |
三、岛区产业一体化重点区域选择 | 第46-47页 |
第三节 突破岛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产业 | 第47-52页 |
一、平潭综合实验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 第47-49页 |
二、福州新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 第49-51页 |
三、岛区产业一体化重点产业选择 | 第51-52页 |
第六章 平潭综合实验区与福州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2-58页 |
第一节 完善协同推进的产业发展机制 | 第52-53页 |
一、强化产业规划衔接 | 第52页 |
一、合作共建产业园区 | 第52-53页 |
三、打造优质生活圈 | 第53页 |
第二节 探索合理布局的项目合作机制 | 第53-54页 |
一、建立更为灵活的利益分成机制 | 第53-54页 |
二、共建重大项目招商项目储备库 | 第54页 |
三、加大项目要素保障力度 | 第54页 |
第三节 构建着眼未来的协同创新共同体 | 第54-55页 |
一、共建创新平台 | 第54-55页 |
二、集聚创新要素 | 第55页 |
三、培育创新产业 | 第55页 |
第四节 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 | 第55-58页 |
一、完善陆路交通网络体系 | 第55-56页 |
二、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和集疏运网络建设 | 第56页 |
三、完善国际航运枢纽港基础设施 | 第56页 |
四、构建统一的海关监管体系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