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多糖提取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山药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1.1.1 山药的化学成分 | 第12页 |
1.1.2 山药的药理作用 | 第12-14页 |
1.1.3 山药应用与开发 | 第14-15页 |
1.2 山药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 | 第15-19页 |
1.2.1 药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 第15-16页 |
1.2.2 山药多糖提取方法 | 第16-19页 |
1.3 山药药材质量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1.3.1 薄层色谱法 | 第19页 |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9-20页 |
1.3.3 指纹图谱法 | 第20页 |
1.3.4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第20页 |
1.3.5 原子吸收光谱法 | 第20-23页 |
第2章 山药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第23-34页 |
2.1 仪器、药材及试剂 | 第23-24页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2.1.2 药材与试剂 | 第23-24页 |
2.2 山药多糖含量测定原理 | 第2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2.3.1 配制样品溶液 | 第24页 |
2.3.2 配制对照品溶液 | 第24页 |
2.3.3 绘制标准曲线 | 第24页 |
2.3.4 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2.3.5 换算因子的确定 | 第25页 |
2.3.6 方法学考察 | 第25-26页 |
2.3.7 样品中多糖含量计算 | 第26页 |
2.4 多糖提取条件优化 | 第26-27页 |
2.4.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26-27页 |
2.4.2 验证实验 | 第27页 |
2.5 实验结果 | 第27-29页 |
2.5.1 回归方程的绘制 | 第27页 |
2.5.2 换算因子的确定 | 第27页 |
2.5.3 稳定性考察 | 第27-28页 |
2.5.4 精密度考察 | 第28页 |
2.5.5 重复性考察 | 第28页 |
2.5.6 回收率实验 | 第28-29页 |
2.6 山药多糖水浸提的单因素实验 | 第29-32页 |
2.6.1 料液比对多糖收得率影响 | 第29-30页 |
2.6.2 浸提次数对多糖收得率影响 | 第30页 |
2.6.3 浸提时间对多糖收得率影响 | 第30-31页 |
2.6.4 浸提温度对多糖收得率影响 | 第31-32页 |
2.7 正交设计优化山药多糖提取工艺 | 第32-33页 |
2.8 验证实验结果 | 第33页 |
2.9 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山药质量控制研究 | 第34-56页 |
3.1 仪器、试剂与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3.1.1 仪器 | 第34页 |
3.1.2 试剂 | 第34页 |
3.1.3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3.2 方法与结果 | 第35-55页 |
3.2.1 性状及特征 | 第35页 |
3.2.2 显微鉴别 | 第35-36页 |
3.2.3 薄层色谱 | 第36-37页 |
3.2.4 水分及灰分测定 | 第37-39页 |
3.2.5 浸出物含量测定 | 第39-40页 |
3.2.6 尿囊素含量测定 | 第40-43页 |
3.2.7 多糖含量测定 | 第43-46页 |
3.2.8 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 第46-50页 |
3.2.9 重金属含量测定 | 第50-55页 |
3.3 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