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区分过失程度的重要性及重大过失的历史沿革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区分过失程度的重要性 | 第13-15页 |
一、过失程度的划分 | 第13-14页 |
二、区分过失程度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第二节 重大过失的历史沿革 | 第15-21页 |
一、重大过失的起源 | 第15-16页 |
二、重大过失规定与适用的比较法分析 | 第16-21页 |
第二章 重大过失的内涵 | 第21-28页 |
第一节 重大过失的本质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重大过失的特征 | 第22-23页 |
第三节 重大过失的类型化研究 | 第23-25页 |
一、以行为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为标准 | 第23-24页 |
二、以行为人行为时的身份为标准 | 第24-25页 |
第四节 重大过失与一般过失及故意的联系与区别 | 第25-28页 |
一、重大过失与一般过失的联系和区别 | 第25-26页 |
二、重大过失与故意的联系和区别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重大过失的判断标准 | 第28-33页 |
第一节 重大过失的判断标准与其本质的区分 | 第28-29页 |
第二节 重大过失的判断标准 | 第29-33页 |
一、主观标准——行为人对行为及风险的认识 | 第29-31页 |
二、客观标准——行为人给他人制造了一种带来严重损害的高度危险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重大过失认定的法律后果 | 第33-36页 |
第一节 重大过失的法律效果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关于“重大过失等于故意”规则的讨论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语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