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的现状 | 第11-14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20页 |
第一节 动画电影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 | 第17-20页 |
第二章 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叙事风格 | 第20-29页 |
第一节 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叙事方式 | 第20-23页 |
一、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叙事结构 | 第20-22页 |
二、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叙事节奏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 第23-29页 |
一、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主题的特点 | 第23-25页 |
二、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对童话的重构 | 第25-26页 |
三、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人物设置 | 第26-29页 |
第三章 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角色塑造 | 第29-37页 |
第一节 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主角的特点 | 第29-31页 |
一、性格特点 | 第29-30页 |
二、造型特点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配角的特点 | 第31-34页 |
一、性格特点 | 第32-33页 |
二、造型特点 | 第33-34页 |
第三节 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角色发展与创造 | 第34-37页 |
一、角色的不完美性 | 第34-35页 |
二、角色的立体化 | 第35-36页 |
三、角色的符号化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价值观传达 | 第37-43页 |
第一节 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中的美国精神 | 第37-39页 |
一、实用主义 | 第37-38页 |
二、个人主义 | 第38-39页 |
第二节 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中的时代特色 | 第39-40页 |
一、精神的时代化 | 第39-40页 |
二、动画情节和元素的时代化 | 第40页 |
第三节 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中的普世价值 | 第40-43页 |
一、普世价值的定义 | 第40-41页 |
二、普世价值在动画电影中的体现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3-51页 |
第一节 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成功因素 | 第43-45页 |
一、动画创作技术的先进性 | 第43页 |
二、动画电影内容的丰富性 | 第43-44页 |
三、电影受众的全龄化 | 第44-45页 |
第二节 中国动画电影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一、中国动画产业链的不完整 | 第45-46页 |
二、中国动画的创作模式和人才缺乏 | 第46页 |
三、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缺乏新意 | 第46-47页 |
第三节 迪士尼童话改编动画电影改编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启示 | 第47-51页 |
一、准确定位电影市场 | 第47-48页 |
二、完善动画产业链条 | 第48-49页 |
三、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 第49-50页 |
四、全面培养动画人才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