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奏折研究新视角—官员档案文本解读
CONTENTS | 第6-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基础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基于档案学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2 基于历史学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价值 | 第16-18页 |
1.3.1 学术研究价值 | 第17-18页 |
1.3.2 社会文化价值 | 第18页 |
1.4 研究方法、对象与思路、创新点与难点 | 第18-21页 |
1.4.1 研究方法、对象与思路 | 第18-19页 |
1.4.2 创新点与难点 | 第19-21页 |
2. 雍正奏折中官员档案类型的文本解读 | 第21-40页 |
2.1 分布情况 | 第21-22页 |
2.2 分类情况 | 第22-35页 |
2.2.1 履历档案 | 第23-27页 |
2.2.2 自荐档案 | 第27-28页 |
2.2.3 考核档案 | 第28-33页 |
2.2.4 相互关系与分类原则 | 第33-35页 |
2.3 评价 | 第35-40页 |
2.3.1 特征 | 第36-38页 |
2.3.2 价值 | 第38-40页 |
3. 雍正奏折中官员档案产生与保存原因的文本解读 | 第40-52页 |
3.1 用人术 | 第40-48页 |
3.1.1 重人 | 第40-41页 |
3.1.2 阅人 | 第41-44页 |
3.1.3 察人 | 第44-46页 |
3.1.4 诫人 | 第46-48页 |
3.2 防火术 | 第48-50页 |
3.3 缮档术 | 第50-52页 |
4. 雍正朝官员档案管理制度及作用 | 第52-59页 |
4.1 官员档案大量产生的政治制度及作用 | 第52-54页 |
4.1.1 引见制度 | 第52-53页 |
4.1.2 密折监察制度 | 第53-54页 |
4.2 官员档案基本管理制度及作用 | 第54-55页 |
4.2.1 两库分管与军机处配合制度 | 第54-55页 |
4.2.2 正副本制度 | 第55页 |
4.3 官员档案特有管理制度及作用 | 第55-58页 |
4.3.1 朱批上缴制度 | 第56页 |
4.3.2 眉批补充制度 | 第56-58页 |
4.4 官员档案管理体系构建 | 第58-59页 |
5.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附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