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立法完善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构成要件 | 第13-27页 |
第一节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犯罪主体 | 第13-19页 |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第13-14页 |
二、负有食品安全临督管理职责 | 第14-19页 |
第二节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主观方面 | 第19-21页 |
一、“玩忽职守型”食品监管渎职罪的主观方面 | 第19页 |
二、“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的主观方面 | 第19-21页 |
第三节 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的客体 | 第21-22页 |
一、客体的理论之争 | 第21页 |
二、本罪客体应为食品安全正常监管制度 | 第21-22页 |
第四节 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的客观方面 | 第22-27页 |
一、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的实行行为 | 第23-25页 |
二、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的危害后果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立法缺陷 | 第27-31页 |
第一节 犯罪主体模糊 | 第27-28页 |
一、主体职责不明晰 | 第27页 |
二、主体范围不明确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危害结果的判断标准欠缺 | 第28-29页 |
一、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标准不明确 | 第28-29页 |
二、其他严重后果的判断不明确 | 第29页 |
第三节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刑罚缺陷 | 第29-31页 |
一、法定刑偏低 | 第29-30页 |
二、刑种设置不科学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国外立法考察及其启示 | 第31-39页 |
第一节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国外立法考察 | 第31-36页 |
一、国外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立法规定 | 第31-34页 |
二、国外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立法特点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国外食品监管渎职罪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9页 |
一、罚金刑 | 第36-37页 |
二、资格刑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立法完善建议 | 第39-45页 |
第一节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的犯罪主体 | 第39-40页 |
一、明确主体范围 | 第39-40页 |
二、确定主体职责 | 第40页 |
第二节 制定危害结果的判断标准 | 第40-42页 |
一、制定食品安全事故的判断标准 | 第40-41页 |
二、合理界定其他严重后果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合理设置刑罚 | 第42-45页 |
一、增加财产刑 | 第42页 |
二、增加资格刑 | 第42-43页 |
三、科学设置自由刑幅度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