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KI技术的安全的电子合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电子合同平台需求分析 | 第15-26页 |
2.1 电子合同平台业务需求 | 第15-18页 |
2.1.1 合法性需求 | 第16-17页 |
2.1.2 合规性需求 | 第17页 |
2.1.3 隐私性 | 第17页 |
2.1.4 身份真实性 | 第17页 |
2.1.5 降低成本 | 第17-18页 |
2.2 电子合同平台功能性需求 | 第18-23页 |
2.2.1 身份认证系统(CA) | 第18-20页 |
2.2.2 电子签章 | 第20页 |
2.2.3 时间戳服务 | 第20-21页 |
2.2.4 智能密码钥匙 | 第21-22页 |
2.2.5 Token身份验证方法 | 第22-23页 |
2.3 电子合同平台非功能性需求 | 第23-24页 |
2.3.1 UI设计需求 | 第23页 |
2.3.2 环境需求 | 第23页 |
2.3.3 系统并发性能 | 第23页 |
2.3.4 系统响应速度 | 第23-24页 |
2.3.5 业务执行差错率 | 第24页 |
2.3.6 易用性 | 第24页 |
2.4 安全性需求 | 第24-26页 |
第3章 电子合同平台概要设计 | 第26-32页 |
3.1 电子合同平台设计思路 | 第26页 |
3.2 电子合同平台技术框架 | 第26-31页 |
3.2.1 电子合同平台的系统架构 | 第26-28页 |
3.2.2 安全技术要求 | 第28-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电子合同平台详细设计 | 第32-70页 |
4.1 总体设计与规划 | 第32-35页 |
4.1.1 电子合同平台的业务系统架构 | 第32-33页 |
4.1.2 电子合同平台的网络架构 | 第33-35页 |
4.2 电子合同平台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35-70页 |
4.2.1 电子合同平台组成结构 | 第35-37页 |
4.2.2 电子合同平台核心服务区网络拓扑 | 第37-38页 |
4.2.3 系统功能设计说明 | 第38-65页 |
4.2.4 数据安全实现 | 第65-66页 |
4.2.5 数据库设计 | 第66-70页 |
第5章 电子合同平台实现与测试 | 第70-95页 |
5.1 电子合同平台的实现 | 第70-86页 |
5.1.1 用户注册 | 第70-71页 |
5.1.2 进入证书管理页面 | 第71-73页 |
5.1.3 身份验证 | 第73-75页 |
5.1.4 创建合同 | 第75-77页 |
5.1.5 合同签署 | 第77-82页 |
5.1.6 合同查询 | 第82-84页 |
5.1.7 合同下载 | 第84页 |
5.1.8 数据字典 | 第84-86页 |
5.2 软件测试 | 第86-91页 |
5.2.1 测试目的和方法 | 第86页 |
5.2.2 测试环境及测试工具 | 第86-87页 |
5.2.3 部分测试用例 | 第87-91页 |
5.2.4 测试结论 | 第91页 |
5.3 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 第91-94页 |
5.3.1 测评目的 | 第91页 |
5.3.2 测评依据 | 第91-92页 |
5.3.3 测评流程 | 第92页 |
5.3.4 测评方法 | 第92-93页 |
5.3.5 总体评价 | 第93-9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9-100页 |
附件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