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内外岩溶区水资源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资源效应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地表水资源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4 地下水资源的研究 | 第15-17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基础数据准备 | 第20-30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3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0-21页 |
2.1.2 地质地貌概况 | 第21-22页 |
2.1.3 气象水文概况 | 第22页 |
2.1.4 土壤植被概况 | 第22-23页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3页 |
2.2 基本理论及数据准备 | 第23-26页 |
2.2.1 区域气象、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数据的收集 | 第24页 |
2.2.2 研究区域数字高程图及遥感图像图 | 第24-25页 |
2.2.3 岩溶水系统演变 | 第25-26页 |
2.3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26-30页 |
2.3.1 水资源总量的计算方法 | 第26页 |
2.3.2 地表径流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2.3.3 降水入渗补给量的计算方法 | 第27-30页 |
第3章 岩溶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水资源 | 第30-67页 |
3.1 土地利用解译及分类结果 | 第30-36页 |
3.1.1 土地利用解译 | 第30-31页 |
3.1.2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 第31-36页 |
3.2 岩溶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计算方法 | 第36-44页 |
3.2.1 岩溶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第36-40页 |
3.2.2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 第40-44页 |
3.3 岩溶地区的景观特征分析 | 第44-49页 |
3.3.1 景观在类型水平上的特征及变化分析 | 第45-48页 |
3.3.2 景观水平上的特征及变化分析 | 第48-49页 |
3.4 岩溶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资源影响分析 | 第49-58页 |
3.4.1 研究区域降雨量参数 | 第50-52页 |
3.4.2 巴江流域上游地表水资源参数 | 第52页 |
3.4.3 降雨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 | 第52-56页 |
3.4.4 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 第56-58页 |
3.5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资源影响分析 | 第58-62页 |
3.5.1 巴江流域上游地下水资源参数 | 第58-59页 |
3.5.2 土地利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 第59-62页 |
3.6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总量的影响分析 | 第62-67页 |
3.6.1 地表水资源量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页 |
3.6.2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3.6.3 水资源总量分析 | 第65-67页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7-72页 |
4.1 结论 | 第67-69页 |
4.2 讨论 | 第69-70页 |
4.3 有待深入问题 | 第70-72页 |
4.3.1 研究方法 | 第70页 |
4.3.2 基础数据不够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