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油电泵井下多参数监测系统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潜油电泵系统概述 | 第9-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3.1 国外进展情况 | 第11-14页 |
1.3.2 国内进展情况 | 第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潜油电泵井下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6-27页 |
2.1 井下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2.2 井下监测系统供电与信号传输复用体制 | 第17-22页 |
2.2.1 供电方式间的分析与选择 | 第17-18页 |
2.2.2 星点直流供电的设计 | 第18-19页 |
2.2.3 信号传输方式间的分析与选择 | 第19-22页 |
2.3 抑制共模电压的滤波电路设计 | 第22-26页 |
2.3.1 共模电压的弊端 | 第22-23页 |
2.3.2 滤波电路的设计 | 第23-25页 |
2.3.3 滤波电路的仿真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潜油电泵井下系统研究 | 第27-45页 |
3.1 井下多参数监测装置的位置分布 | 第27-29页 |
3.2 井下多参数监测的测量机理 | 第29页 |
3.3 井下供电电路 | 第29-30页 |
3.4 井下采集调理电路 | 第30-41页 |
3.4.1 入口温度 | 第30-33页 |
3.4.2 电机绕组温度 | 第33-34页 |
3.4.3 入口压力与出口压力 | 第34-39页 |
3.4.4 机组振动加速度 | 第39-41页 |
3.5 井下分时工作体制研究 | 第41-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潜油电泵地面系统研究 | 第45-56页 |
4.1 下位机电路设计 | 第45-51页 |
4.1.1 地面供电电源 | 第45-46页 |
4.1.2 地面数据采集处理电路 | 第46-47页 |
4.1.3 地面时钟电路 | 第47-48页 |
4.1.4 地面SD卡存储器电路 | 第48-49页 |
4.1.5 地面报警器电路 | 第49-50页 |
4.1.6 数据存储电路 | 第50-51页 |
4.2 地面三相电抗器设计 | 第51-53页 |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53-55页 |
4.3.1 井下动态工况在线监控软件 | 第53-54页 |
4.3.2 历史数据处理软件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潜油电泵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 第56-66页 |
5.1 无线通信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56页 |
5.2 无线通信系统总体设计 | 第56-57页 |
5.3 XBEE蜂巢总网设计 | 第57-59页 |
5.4 微控制器设计原理 | 第59页 |
5.5 GPRS通信模组设计 | 第59-63页 |
5.5.1 GPRS概述 | 第60页 |
5.5.2 硬件终端设计 | 第60-63页 |
5.6 操作原理与功能实现 | 第63-6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潜油电泵机组的长期工作可靠性研究 | 第66-70页 |
6.1 可靠性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66页 |
6.2 潜油电泵机组故障的原因分析 | 第66-67页 |
6.3 长期工作可靠性的措施方案 | 第67-6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七章 系统调试与试验 | 第70-82页 |
7.1 系统硬件图 | 第70-72页 |
7.2 井下滤波模拟试验 | 第72-74页 |
7.3 井下分时电路试验 | 第74-75页 |
7.4 井下高温试验 | 第75-77页 |
7.5 井下高压试验 | 第77-78页 |
7.6 井下振动试验 | 第78-80页 |
7.7 上位机软件调试试验 | 第80-81页 |
7.8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创新点 | 第82-84页 |
8.1 总结 | 第82-83页 |
8.2 创新点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