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其他轻工业、手工业论文--文教用品制造工业论文--墨、砚、绘画颜料论文--墨水论文

中性墨水稳定性和流变性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5页
    1.1 前言第13-24页
        1.1.1 中性笔及中性墨水的简介第13-14页
        1.1.2 中性笔产品优势所在第14页
        1.1.3 国内外中性笔及墨水的发展历程第14-15页
        1.1.4 中性墨水的研发现状第15-17页
        1.1.5 中性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第17-22页
        1.1.6 中性墨水制备工艺过程第22-24页
    1.2 中性墨水制备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原理第24-32页
        1.2.1 炭黑颗粒在色浆中的分散稳定机理第24-27页
        1.2.2 中性墨水流变特性第27-30页
        1.2.3 中性墨水的润滑机理第30-31页
        1.2.4 中性墨水的剪切变稀及触变性机理第31-32页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32-35页
        1.3.1 课题研究意义第32页
        1.3.2 课题研究主要目的和内容第32-33页
        1.3.3 课题中主要的研究方法第33-35页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HLB值对炭黑色浆分散稳定性影响第35-47页
    2.1 前言第35页
    2.2 实验部分第35-38页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35-36页
        2.2.2 炭黑色浆的制备第36页
        2.2.3 炭黑润湿效果的测定第36-37页
        2.2.4 色浆分散性能测定第37-38页
        2.2.5 色浆分散稳定性测定第3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8-45页
        2.3.1 水性炭黑颜料色浆的分散行为分析第38-39页
        2.3.2 表面活性剂对炭黑的润湿作用第39-40页
        2.3.3 表面活性剂对炭黑分散行为的影响第40-42页
        2.3.4 表面活性剂对水性炭黑色浆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第42-44页
        2.3.5 表面活性剂影响炭黑分散稳定性机理第44-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功能助剂对中性墨水流变性的影响第47-61页
    3.1 前言第47页
    3.2 实验部分第47-49页
        3.2.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47-48页
        3.2.2 中性墨水的制备第48页
        3.2.3 中性墨水流变性能测试第48-4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9-60页
        3.3.1 增稠剂TT-615和TT-935单独和复配使用对墨水流变的影响第49-54页
        3.3.2 炭黑添加量对墨水流变性的影响第54-56页
        3.3.3 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墨水流变性的影响第56-57页
        3.3.4 中性墨水的流变调节过程机理分析第57-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不同HLB值表面活性剂对中性墨水流变性和稳定性影响第61-73页
    4.1 前言第61页
    4.2 实验部分第61-63页
        4.2.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61页
        4.2.2 中性墨水的调制第61页
        4.2.3 中性墨水流变性能的测定第61-62页
        4.2.4 中性墨水稳定性的测定第62页
        4.2.5 表面活性剂的流变调节能力的表征第62页
        4.2.6 不同HLB值表面活性剂对界面张力降低能力的表征第62-6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3-70页
        4.3.1 添加单一HLB值的表面活性剂对中性墨水流变性能的影响第63-66页
        4.3.2 添加单一和复配HLB值的表面活性剂流变调节能力对比第66-67页
        4.3.3 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对中性墨水稳定性的影响第67-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3页
第五章 温度和pH值对中性墨水流变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第73-83页
    5.1 前言第73页
    5.2 实验部分第73-74页
        5.2.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73页
        5.2.2 中性墨水的调制第73-74页
        5.2.3 中性墨水流变性能的测定第74页
        5.2.4 中性墨水稳定性的测定第7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4-81页
        5.3.1 温度对中性墨水流变性的影响第74-78页
        5.3.2 温度对中性墨水稳定性能的影响第78-79页
        5.3.3 pH值对中性墨水流变性能的影响第79-80页
        5.3.4 pH值对中性墨水稳定性能的影响第80-81页
    5.4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83-87页
    6.1 论文总结第83-85页
    6.2 创新点第85页
    6.3 今后的工作建议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5页
致谢第95-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亚临界水中有色涤/棉织物的水解碳化研究
下一篇:“万福堂”糕点包装设计中的视觉文化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