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声学回声消除算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回声消除的基本知识与常用算法第16-26页
    2.1 回声的分类第16-18页
        2.1.1 电路回声第16-17页
        2.1.2 声学回声第17-18页
    2.2 AEC的基本原理第18-19页
    2.3 自适应滤波器的基本原理第19-20页
    2.4 回声消除常用算法第20-24页
        2.4.1 LMS算法第20-21页
        2.4.2 NLMS算法第21-23页
        2.4.3 NSAF算法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用于回声消除的变步长SC-MPNLMS频域分块算法第26-38页
    3.1 算法结构第26-27页
    3.2 SC-MPNLMS算法第27-28页
    3.3 变步长SC-MPNLMS频域分块算法第28-33页
        3.3.1 算法原理第28-32页
        3.3.2 回声路径的产生第32-33页
        3.3.3 算法复杂度分析第33页
    3.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3-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输入相关信号的联合优化鲁棒回声消除算法第38-52页
    4.1 算法结构第38-39页
    4.2 NSAF算法的收敛性分析第39-42页
    4.3 基于步长与正则化参数的联合优化鲁棒算法第42-45页
        4.3.1 算法原理第42-44页
        4.3.2 相关参数的选择第44-45页
    4.4 收敛性验证第45-47页
    4.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47-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输入相关信号的稀疏控制回声消除算法第52-66页
    5.1 算法结构第52-53页
    5.2 PNSAF算法基本原理第53-54页
    5.3 改进的稀疏控制PNSAF算法第54-59页
        5.3.1 算法原理第54-56页
        5.3.2 参数的选择与分段函数的确定第56-59页
    5.4 稳态性能分析第59-61页
    5.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61-65页
    5.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6.1 全文总结第66-67页
    6.2 研究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降低OFDM系统PAPR的并行结构算法研究
下一篇:面向5G的降低时延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