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8-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1-16页 |
2.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11-12页 |
2.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1-12页 |
2.1.2 资料分组 | 第12页 |
2.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12-13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12-13页 |
2.2.2 DNA提取及鉴定材料包括: | 第13页 |
2.3 AQP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鉴定 | 第13-15页 |
2.3.1 基因组DNA提取: | 第13-15页 |
2.3.2 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鉴定 | 第15页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15-16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6-20页 |
3.1 不同民族实验者间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分析 | 第16页 |
3.2 rs1058427、rs335929、rs3875089、rs455671、rs9951307在不同民族中的分布比较 | 第16-17页 |
3.3 不同民族之间TBI预后比较 | 第17-18页 |
3.4 rs455671与入院时的GCS评分及6个月后的GO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18-19页 |
3.5 同民族间TBI与预后的关系 | 第19-20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0-28页 |
4.1 APQ4基因多态性在颅脑损伤及其预后中的作用 | 第20-21页 |
4.2 rs1058427、rs335929、rs3875089、rs455671、rs9951307 在TBI中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4.3 目前AQP4基因研究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 第22-23页 |
4.4 TBI预后中认知功能恢复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 第23-28页 |
4.4.1 工作记忆 | 第23页 |
4.4.2 执行功能 | 第23-25页 |
4.4.3 决策制定 | 第25页 |
4.4.4 抑制和冲动 | 第25-26页 |
4.4.5 攻击性 | 第26页 |
4.4.6 社会认知功能和情感 | 第26-2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附录A 综述 水通道蛋白4基因多态性与创伤性脑损伤研究进展 | 第35-41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