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小儿科论文

三伏灸发泡情况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疗效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英文摘要第8-9页
引言第10-12页
研究方法第12-17页
    1 研究对象第12页
    2 病历选择标准第12-14页
        2.1 诊断标准第12页
        2.2 中医辨证标准第12-13页
        2.3 纳入标准第13页
        2.4 排除标准第13页
        2.5 剔除与脱落指标第13-14页
        2.6 分组方法第14页
    3 治疗方法第14-15页
        3.1 贴敷药物制备第14页
        3.2 贴敷时机及频率第14页
        3.3 贴敷取穴第14页
        3.4 贴敷留置时间第14-15页
        3.5 贴敷期间禁忌第15页
    4 观察指标第15-16页
        4.1 基线指标第15页
        4.2 中医症状积分第15页
        4.3 肺通气功能检测第15页
        4.4 生活质量评估第15页
        4.5 观察时点第15-16页
    5 统计学方法第16-17页
研究结果第17-21页
    1 受试者一般资料第17页
    2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第17-18页
    3 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检测比较第18-19页
    4 治疗前后两组C-ACT比较第19页
    5 两组患儿三伏治疗结束后第95个工作日内疾病发作次数比较第19-20页
    6 两组患儿监护人自评疗效满意度比较第20页
    7 两组患儿证型分布第20-21页
讨论第21-36页
    1 中医对小儿哮喘的认识第21-22页
    2 现代医学对小儿哮喘的认识第22-23页
    3 肺功能评价在小儿哮喘中的作用第23-25页
    4 研究方法分析第25-28页
        4.1 三伏灸治疗小儿哮喘的理论基础第25-26页
        4.2 三伏灸穴位的选择第26-27页
        4.3 三伏灸贴敷药物的选择第27-28页
    5 本研究结果分析第28-34页
        5.1 三伏灸发泡情况对小儿哮喘疗效影响的对比第28-29页
        5.2 起泡组内发泡大小对小儿哮喘疗效影响的对比第29-30页
        5.3 三伏灸发泡情况对小儿哮喘不同证型疗效的影响第30-31页
        5.4 影响三伏灸发泡的因素第31-32页
        5.5 三伏灸发泡情况对疗效影响的总结第32-33页
        5.6 根据本研究指导下一步临床工作第33-34页
    6 实验不足以及展望第34-36页
        6.1 样本量第34页
        6.2 人为偏倚第34页
        6.3 疗效评价第34-35页
        6.4 中医症状评分表分析第35页
        6.5 增加随访第35页
        6.6 疗效时长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附录第40-46页
文献综述第46-52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历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并发症情况分析
下一篇: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分期论治对血清TSLP、IL-33、IL-13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