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1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气化论”的基本认知 | 第11-19页 |
1.1 对“气化”的基本认知 | 第11-12页 |
1.2 对“气化论”“阴阳”“五行”概念的简单理解及其关系的比较 | 第12-15页 |
1.2.1 气一元论 | 第12页 |
1.2.2 阴阳学说 | 第12-13页 |
1.2.3 五行学说 | 第13-15页 |
1.3 气、阴阳、五行的概念与关系 | 第15-19页 |
1.3.1 气与阴阳 | 第16页 |
1.3.2 气与五行 | 第16-18页 |
1.3.3 阴阳与五行 | 第18-19页 |
2 版式设计的定义与原则 | 第19-21页 |
2.1 版式设计的定义 | 第19-20页 |
2.2 版式设计的原则 | 第20-21页 |
2.2.1 主题鲜明突出 | 第20页 |
2.2.2 形式与内容统一 | 第20页 |
2.2.3 强化整体布局 | 第20-21页 |
3 从“气化”的角度看待基本构图元素空间的构成 | 第21-25页 |
3.1 点的二维空间编排构成 | 第21-23页 |
3.1.1 点的概念 | 第21页 |
3.1.2 点在二维空间构成中“气化”的分析 | 第21-22页 |
3.1.3 点在版面上的位置 | 第22-23页 |
3.2 线的二维空间编排构成 | 第23-24页 |
3.2.1 线的概念 | 第23页 |
3.2.2 线在二维空间构成中的分割 | 第23页 |
3.2.3 线在空间的分割 | 第23-24页 |
3.2.4 线的在二维空间中的“心理空间” | 第24页 |
3.3 面与空间的编排构成 | 第24-25页 |
4 版式视觉流程的气化理解 | 第25-28页 |
4.1 单向视觉流程 | 第25-26页 |
4.2 曲线的视觉流程 | 第26页 |
4.3 视觉重心流程 | 第26页 |
4.4 反复视觉流程 | 第26页 |
4.5 最佳视域 | 第26-28页 |
5 对版式设计基本类型的“气化”分析与部分设计作品的评述 | 第28-33页 |
5.1 对版式设计基本类型的“气化”分析 | 第28-30页 |
5.1.1 骨骼型 | 第28页 |
5.1.2 满版型 | 第28页 |
5.1.3 上下分割型 | 第28页 |
5.1.4 左右分割型 | 第28-29页 |
5.1.5 中轴型 | 第29页 |
5.1.6 曲线型 | 第29页 |
5.1.7 倾斜型 | 第29页 |
5.1.8 自由型 | 第29-30页 |
5.2 通过“气化论”对部分设计作品的评述 | 第30-33页 |
5.2.1 对版式《1945 年的胜利》中气化论的分析 | 第30-31页 |
5.2.2 对版式《马蹄》中蕴含的“气化”理论分析 | 第31-32页 |
5.2.3 对《已婚平静之路》版式的“气化”分析 | 第32-33页 |
6 结论 | 第33-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图 | 第39-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