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9页 |
1.5 本文研究的思路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1.6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青年科技工作者薪酬理论综述 | 第12-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2.2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3-16页 |
2.3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6-21页 |
2.4 国外与国内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和结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青年科技工作者薪酬调查情况与分析 | 第23-30页 |
3.1 基本信息 | 第23-24页 |
3.2 生活状况 | 第24-26页 |
3.3 工作状况 | 第26-30页 |
第四章 青年科技工作者薪酬要素偏好实证分析 | 第30-39页 |
4.1 薪酬要素激励性实证分析 | 第30-32页 |
4.2 不同年龄科技工作者对激励因素的需求多样性 | 第32-33页 |
4.3 青年科技工作者工作浮躁性研究分析 | 第33-34页 |
4.4 实证分析结论 | 第34-36页 |
4.5 实证分析结论成因分析 | 第36-39页 |
4.5.1 青年科技工作者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特征 | 第36-37页 |
4.5.2 科研业绩价值滞后性 | 第37页 |
4.5.3 科研单位薪酬结构比例不合理与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改善青年科技工作者薪酬状况对策及建议 | 第39-47页 |
5.1 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自主薪酬 | 第40-41页 |
5.2 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参与薪酬 | 第41-43页 |
5.3 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组织薪酬 | 第43-45页 |
5.4 青年科技工作者薪酬方案实施应注意的事项 | 第45-4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