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分析 | 第14-22页 |
2.1 经济贡献测算的基本理论 | 第14-17页 |
2.1.1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 第14-16页 |
2.1.2 投入产出核算 | 第16页 |
2.1.3 乘数理论 | 第16-17页 |
2.2 投入产出理论 | 第17-19页 |
2.2.1 投入产出法 | 第17页 |
2.2.2 投入产出表 | 第17-19页 |
2.3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系数 | 第19-22页 |
第三章 道路运输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量模型及其改进 | 第22-30页 |
3.1 道路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22-25页 |
3.1.1 道路运输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 第22-25页 |
3.1.2 道路运输业对劳动就业的贡献 | 第25页 |
3.2 公路投资的乘数拉动效应 | 第25-30页 |
3.2.1 现有计算方法和特点 | 第25-26页 |
3.2.2 改进的计算方法 | 第26-30页 |
第四章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实证分析 | 第30-48页 |
4.1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发展现状 | 第30-38页 |
4.1.1 自然状况及经济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4.1.2 道路运输基础设施 | 第31-35页 |
4.1.3 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 | 第35-36页 |
4.1.4 道路运输量情况 | 第36-38页 |
4.2 道路运输业的主要特点 | 第38-39页 |
4.3 用投入产出法测算道路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 第39-42页 |
4.3.1 道路运输业的直接消耗与完全消耗 | 第39-40页 |
4.3.2 道路运输业直接创造的增加值 | 第40-41页 |
4.3.3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总投入 | 第41页 |
4.3.4 客货运输业总产出 | 第41-42页 |
4.4 经济测算取值 | 第42-45页 |
4.4.1 道路运输业的增值系数 | 第42页 |
4.4.2 改进的边际消费倾向 | 第42-43页 |
4.4.3 投资乘数的计算 | 第43-44页 |
4.4.4 公路建设投资的效应分析 | 第44-45页 |
4.5 经济贡献测算结果 | 第45-46页 |
4.5.1 道路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当量 | 第45-46页 |
4.5.2 道路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 第46页 |
4.6 影响力系数 | 第46页 |
4.7 诱导系数 | 第46页 |
4.8 综合诱导系数 | 第46-47页 |
4.9 就业影响系数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提升陕西道路运输业经济贡献率的建议 | 第48-52页 |
5.1 加强道路运输业的基础性作用 | 第48页 |
5.2 以现代物流发展道路货运业 | 第48-49页 |
5.3 开展多式联运 | 第49页 |
5.4 大力实施“科技兴运”战略 | 第49页 |
5.5 转变经济方式 | 第49-50页 |
5.6 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 | 第50-51页 |
5.7 均衡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2-5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