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0页 |
第1章 我国混合犯罪概念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1 我国旧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分类归属之争 | 第10-12页 |
1.1.1 争论的现状 | 第10-11页 |
1.1.2 争论的实质 | 第11-12页 |
1.2 我国混合犯罪概念与罪刑法定原则关系之争 | 第12-14页 |
1.2.1 争论的现状 | 第12-13页 |
1.2.2 争论的实质 | 第13-14页 |
第2章 我国混合犯罪概念的缘起——前苏联犯罪概念历史研究 | 第14-27页 |
2.1 前苏联犯罪概念的分类 | 第14-15页 |
2.2 前苏联实质犯罪概念的研究 | 第15-21页 |
2.2.1 实质犯罪概念的历史 | 第15-19页 |
2.2.2 前苏联犯罪概念的特征 | 第19-20页 |
2.2.3 实质犯罪概念与罪刑法定原则 | 第20-21页 |
2.3 前苏联混合犯罪概念的研究 | 第21-27页 |
2.3.1 混合犯罪概念的历史 | 第21-22页 |
2.3.2 混合犯罪概念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3 混合犯罪概念的特征 | 第23-25页 |
2.3.4 混合犯罪概念与罪刑法定原则 | 第25-27页 |
第3章 混合犯罪概念的发展 | 第27-31页 |
3.1 我国混合犯罪概念的历史 | 第27-28页 |
3.2 我国混合犯罪概念的发展——我国旧刑法中犯罪概念分类归属之争的解决 | 第28-29页 |
3.2.1 我国旧刑法中的犯罪概念与前苏联晚期混合的犯罪概念之比较 | 第28页 |
3.2.2 我国旧刑法中犯罪概念分类新归属证成 | 第28-29页 |
3.3 我国新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发展——混合犯罪概念的诞生 | 第29-31页 |
第4章 我国混合犯罪概念面临的困境和解决 | 第31-39页 |
4.1 混合犯罪概念面临的困境 | 第31-33页 |
4.1.1 困境一:社会危害性概念的存在合理性问题 | 第31-32页 |
4.1.2 困境二:社会危害性特征与刑事违法性特征的关系 | 第32-33页 |
4.2 混合犯罪概念概念面临的困境之解决 | 第33-39页 |
4.2.1 困境一之解决:社会危害性概念存在合理性之证成 | 第33-36页 |
4.2.2 困境二之解决:社会危害性特征与刑事违法性特征的关系之浅探 | 第36-3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