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25页 |
·概述 | 第10页 |
·材料表界面现象 | 第10-17页 |
·固体材料表界面特性 | 第10-11页 |
·固体的表面能 | 第11-12页 |
·降低表面能的方法 | 第12-15页 |
·润湿理论和表面能的表征 | 第15-17页 |
·有机氟、有机硅结构和性能及疏水性机理 | 第17-20页 |
·有机氟、硅的结构和性能 | 第18-20页 |
·疏水性机理 | 第20页 |
·有机氟、有机硅的应用 | 第20-22页 |
·有机氟、硅聚合物在涂料领域的应用 | 第20-21页 |
·有机氟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21页 |
·有机氟防粘领域的应用 | 第21页 |
·有机氟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 第21页 |
·有机硅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第21-22页 |
·聚苯乙烯的发展及在包装上的应用 | 第22-23页 |
·聚苯乙烯的发展 | 第22页 |
·聚苯乙烯在包装上的应用 | 第22-23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5-35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挤出成型工艺简介 | 第26-28页 |
·挤出工艺原理 | 第26-27页 |
·挤出工艺特点 | 第27页 |
·聚苯乙烯片材挤出工艺的确定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5页 |
·添加复合硅油对聚苯乙片材的表面改性 | 第28页 |
·添加聚四氟乙烯对聚苯乙烯片材的表面改性 | 第28页 |
·不同造粒次数对聚苯乙烯片材的表面改性 | 第28页 |
·聚四氟乙烯和氨基硅油对聚苯乙烯片材表面改性 | 第28-29页 |
·聚四氟乙烯和二甲基硅油对聚苯乙烯材料表面改性 | 第29页 |
·表面改性片材接触角的测量 | 第29-30页 |
·表面改性片材力学性能测量 | 第30页 |
·表面改性片材不粘酸奶效果测量 | 第30-31页 |
·表面改性片材卫生性能测量 | 第31页 |
·表面改性片材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31页 |
·片材成型酸奶杯 | 第31-32页 |
·表面改性酸奶杯不粘酸奶效果检测 | 第32页 |
·表面改性酸奶杯灌装酸奶品质检测 | 第32-33页 |
·表面改性酸奶杯成本计算 | 第33页 |
·感官评定 | 第33-3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5-60页 |
·表面改性 | 第35-41页 |
·添加复合硅油后聚苯乙烯片材表面接触角的变化 | 第35页 |
·添加聚四氟乙烯后聚苯乙烯片材表面接触角的变化 | 第35-36页 |
·造粒次数不同对聚苯乙烯片材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第36-37页 |
·添加聚四氟乙烯和氨基硅油后聚苯乙烯片材表面接触角的变化 | 第37-40页 |
·添加不同黏度二甲基硅油与聚四氟乙烯后聚苯乙烯片材表面接触角的变化 | 第40-41页 |
·力学性能 | 第41-47页 |
·添加复合硅油后聚苯乙烯片材力学性能的变化 | 第41-42页 |
·添加聚四氟乙烯后聚苯乙烯片材力学性能的变化 | 第42-44页 |
·造粒次数不同对聚苯乙烯片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添加聚四氟乙烯和硅油后对聚苯乙烯片材力学性能的变化 | 第45-47页 |
·表面改性聚苯乙烯片材不粘酸奶效果分析 | 第47-48页 |
·表面改性后聚苯乙烯片材对卫生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描电镜分析 | 第50-52页 |
·表面改性片材成型酸奶杯不粘酸奶测试 | 第52-53页 |
·表面改性酸奶杯灌装酸奶品质的检测 | 第53-57页 |
·酸奶pH值检测结果 | 第53-54页 |
·酸奶黏度检测结果 | 第54-55页 |
·酸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结果 | 第55页 |
·酸奶中乳脂肪含量的检测结果 | 第55-56页 |
·酸奶中总固形物含量的检测结果 | 第56-57页 |
·表面改性酸奶杯成本分析 | 第57页 |
·表面改性酸奶杯对灌装酸奶感官质量的影响 | 第57-60页 |
4 结论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0页 |
·创新点 | 第60-61页 |
5 展望 | 第61-62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8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