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法勘探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电法勘探找油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8-10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电法找油的基本机理及异常模式 | 第12-24页 |
2.1 电法探测油气基本机理 | 第12-17页 |
2.1.1 油气藏中烃类的垂直微运移 | 第12-13页 |
2.1.2 一般的油气藏物理—化学模型 | 第13-15页 |
2.1.3 电法探测油气基本机理 | 第15-17页 |
2.2 电法勘探油气异常基本模式 | 第17-24页 |
2.2.1 油气藏上方氧化还原带电性异常模式 | 第17-20页 |
2.2.2 油气藏上方宏观电性异常模式 | 第20-22页 |
2.2.3 油气藏上方电性异常模式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述 | 第24-29页 |
3.1 大地构造特征 | 第24-25页 |
3.2 地层 | 第25-28页 |
3.3 油气藏类型概述 | 第28-29页 |
第四章 鄂尔多斯盆地电性异常模式分析及数值模拟 | 第29-46页 |
4.1 鄂尔多斯盆地电性异常模式 | 第29-35页 |
4.2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35-46页 |
4.2.1 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4.2.2 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36-45页 |
4.2.3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实际资料应用分析 | 第46-60页 |
5.1 鄂尔多斯盆地子北—史家畔工区电法勘探 | 第46-50页 |
5.1.1 该区地质概况 | 第46页 |
5.1.2 电阻率测深基本情况 | 第46-47页 |
5.1.3 电阻率测深资料分析 | 第47-50页 |
5.2 鄂尔多斯盆地横山双城—魏家楼工区电法勘探 | 第50-55页 |
5.2.1 该区地质概况 | 第50-51页 |
5.2.2 电磁测深(CSAMT)基本情况 | 第51-52页 |
5.2.3 电磁测深(CSAMT)资料分析 | 第52-55页 |
5.3 鄂尔多斯盆地直罗工区电法勘探 | 第55-58页 |
5.3.1 该区地质概况 | 第55-56页 |
5.3.2 激电测深基本情况 | 第56-57页 |
5.3.3 激电测深资料分析 | 第57-58页 |
5.4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异常模式应用有效性评价 | 第58-60页 |
结论和建议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0页 |
建议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