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与关键技术第17-27页
    2.1 设计模式的实现――Struts第17-21页
        2.1.1 Struts的简介第17-18页
        2.1.2 Struts的体系结构第18-21页
    2.2 Oracle简介第21-24页
    2.3 数据库辅助开发工具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第27-33页
    3.1 对软件密集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的语言UML第27页
    3.2 课程管理第27-28页
        3.2.1 系统录入课程管理分析第28页
        3.2.2 学生课程管理第28页
    3.3 教学计划管理第28页
    3.4 教学执行计划的管理第28-29页
        3.4.1 教学执行计划管理分析第29页
        3.4.2 教学执行计划管理功能第29页
    3.5 教师管理第29-30页
        3.5.1 教师管理事务分析第29页
        3.5.2 新增教师的管理功能第29-30页
    3.6 学生成绩的管理第30页
        3.6.1 学生平时成绩录入第30页
        3.6.2 平时成绩的管理第30页
    3.7 学生选修课程的管理第30-31页
        3.7.1 学生网上选课的管理第30页
        3.7.2 学生的选课管理第30-31页
    3.8 学生事务第31页
    3.9 系统的基本模型第31-32页
        3.9.1 例图第31页
        3.9.2 系统的活动示例第31-32页
    3.10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要设计第33-40页
    4.1 系统的总体远程和要求第33-35页
        4.1.1 本系统原理第33-34页
        4.1.2 本系统设计目标第34-35页
        4.1.3 总系统结构图第35页
    4.2 对于环境的选择第35页
    4.3 研究方法第35-36页
    4.4 所需专业技术支撑第36-38页
        4.4.1 所需技术第36-38页
    4.5 设计用户界面的特点第38-39页
        4.5.0 设计特点第38-39页
        4.5.1 系统中操作用户的界面设计第39页
        4.5.2 用户权限设计第39页
    4.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第40-62页
    5.1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原理第40页
    5.2 系统数据服务的要求第40-41页
    5.3 系统中的具体代码第41-44页
    5.4 连接数据库的功能模块设计第44-45页
    5.5 主要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第45-51页
        5.5.1 登录模块第45-47页
        5.5.2 教师管理模块第47-48页
        5.5.3 系统通知管理模块第48-49页
        5.5.4 题目管理模块第49页
        5.5.5 论坛管理模块第49-50页
        5.5.6 在线测试管理模块第50-51页
    5.6 主要页面的网页设计第51-53页
        5.6.1 主页设计第51-52页
        5.6.2 管理员主要功能页面设计第52-53页
    5.7 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第53-59页
        5.7.1 教师使用本系统的各项功能说明第53-56页
        5.7.2 学生在本系统中的使用第56-58页
        5.7.3 本系统中对Hibernate的使用第58-59页
    5.8 管理系统的配备第59-60页
    5.9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第62-66页
    6.1 测试目的及原则第62页
    6.2 测试方法第62页
    6.3 测试环境第62页
    6.4 测试过程第62-64页
    6.5 系统总结第64-65页
    6.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7.1 总结第66页
    7.2 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石化催化剂分公司QHSE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一种S波段超高增益放大模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