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面向城乡一体化的京津冀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0-12页
        1.2.1 都市农业产生的背景第10-11页
        1.2.2 都市农业内涵与功能第11页
        1.2.3 都市农业评价的研究方法第11-12页
        1.2.4 国内外都市农业的研究视角第12页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3-14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2 技术路线第14页
    1.5 本文创新点第14-17页
第二章 城乡一体化下的都市农业理论第17-27页
    2.1 城乡一体化下都市农发展第17-19页
        2.1.1 农业区位理论第17页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7-18页
        2.1.3 比较优势理论第18页
        2.1.4 都市需求理论第18-19页
        2.1.5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第19页
    2.2 都市农业第19-23页
        2.2.1 都市农业的概念界定第19-21页
        2.2.2 都市农业的特征与功能第21-22页
        2.2.3 都市农业的类型第22-23页
    2.3 都市农业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第23-25页
        2.3.1 城乡一体化理论概述第23-24页
        2.3.2 都市农业与乡村第24页
        2.3.3 都市农业与城市第24-25页
        2.3.4 都市农业与城乡一体化第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京津冀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第27-39页
    3.1 自然生态资源第27-30页
        3.1.1 土地资源第27-29页
        3.1.2 各城市污水排放及处理情况第29-30页
        3.1.3 各城市园林绿化情况第30页
    3.2 产业资源第30-34页
        3.2.1 地区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比例第30-32页
        3.2.2 农林牧渔总产值第32-33页
        3.2.3 各城市主要农产品产量第33-34页
    3.3 人口资源第34-36页
        3.3.1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及收入情况第34-36页
        3.3.2 各城市劳动力文化状况第36页
    3.4 文化旅游资源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京津冀现代都市农业水平与效率第39-55页
    4.1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9-41页
        4.1.1 构建原则第39-40页
        4.1.2 指标体系框架第40-41页
        4.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41页
    4.2 京津冀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第41-49页
        4.2.1 主成分分析方法第41-43页
        4.2.2 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方法第43-46页
        4.2.3 综合评价分析第46-49页
    4.3 京津冀现代都市农业效率分析第49-52页
        4.3.1 模型构建第49-50页
        4.3.2 效率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第50页
        4.3.3 效率评价结果第50-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5页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天津市为例第55-63页
    5.1 天津市现代都市农业现状第55-56页
    5.2 实地调研情况第56-59页
        5.2.1 产业园区第56-58页
        5.2.2 龙头企业第58-59页
    5.3 存在的问题第59-63页
        5.3.1 规划制定尚需完善第59页
        5.3.2 金融支持亟待提升第59-61页
        5.3.3 科技支撑仍需改进第61-63页
第六章 对策建议第63-67页
    6.1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第63-64页
    6.2 推进产业化水平第64页
    6.3 提升发展效率第64-65页
    6.4 促进技术创新第65页
    6.5 推动生态建设第65-67页
第七章 结论第67-69页
    7.1 研究结论第67页
    7.2 研究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宁波市花卉苗木产业化发展研究
下一篇: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