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ndows Phone的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单词识别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1.1 联机维文手写词识别的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1.2 联机维文手写词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8页 |
| 1.3 联机维文手写词识别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4 联机维文手写词识别的方法概述 | 第9-10页 |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0-13页 |
| 第二章 维吾尔文特征介绍 | 第13-19页 |
| 2.1 维吾尔文单词特征 | 第13-15页 |
| 2.2 维文手写词识别难点 | 第15-17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维文单词的预处理与笔画分解 | 第19-29页 |
| 3.1 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单词的预处理 | 第20-25页 |
| 3.1.1 归一化 | 第20-22页 |
| 3.1.2 平滑处理 | 第22-23页 |
| 3.1.3 倾斜校正 | 第23-24页 |
| 3.1.4 重采样 | 第24-25页 |
| 3.2 笔画分解 | 第25-27页 |
| 3.2.1 基线估计 | 第26页 |
| 3.2.2 主体笔画提取 | 第26-27页 |
| 3.2.3 点笔画提取 | 第27页 |
| 3.2.4 附加笔画提取 | 第27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单词识别 | 第29-41页 |
| 4.1 特征提取 | 第29-36页 |
| 4.1.1 方向线素特征 | 第29-32页 |
| 4.1.2 笔画结构特征 | 第32-34页 |
| 4.1.3 梯度特征 | 第34-35页 |
| 4.1.4 Gabor 特征 | 第35-36页 |
| 4.2 分类器设计 | 第36-38页 |
| 4.2.1 常用分类器介绍 | 第36-38页 |
| 4.2.2 欧氏距离分类器 | 第38页 |
| 4.3 脱机识别和联机识别的信息融合 | 第38-40页 |
| 4.3.1 信息融合技术 | 第38-39页 |
| 4.3.2 特征融合 | 第39页 |
| 4.3.3 候选字重排 | 第39-4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实验平台和性能分析 | 第41-51页 |
| 5.1 Windows Phone 系统介绍 | 第41-42页 |
| 5.2 实验数据库介绍 | 第42-43页 |
| 5.3 软件介绍 | 第43-46页 |
| 5.3.1 维吾尔文手写字符识别软件 | 第44-45页 |
| 5.3.2 维吾尔文手写单词识别软件 | 第45-46页 |
| 5.4 联机维文手写词识别结果 | 第46-50页 |
| 5.4.1 提取四种不同特征的识别结果 | 第47-48页 |
| 5.4.2 两种融合方法识别结果 | 第48-5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51-53页 |
| 6.1 工作总结 | 第51-52页 |
| 6.2 工作展望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