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1.2 研究状况述评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2.3 简要评价 | 第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创新意图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写作框架 | 第12-13页 |
1.3.3 创新意图 | 第13-14页 |
2. 城市房屋征收及政府行政行为相关理论阐释 | 第14-22页 |
2.1 城市房屋征收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城市房屋征收的性质 | 第14-15页 |
2.1.2 城市房屋征收的主体 | 第15页 |
2.2 城市房屋征收中政府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15-17页 |
2.2.1 城市规划行为 | 第15页 |
2.2.2 房屋拆迁许可审批行为 | 第15页 |
2.2.3 房屋征收补偿行为 | 第15-16页 |
2.2.4 强制拆迁行为 | 第16-17页 |
2.3 研究城市房屋征收中政府行政行为失范问题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3.1 理性选择理论 | 第17-19页 |
2.3.2 治理理论 | 第19-20页 |
2.3.3 合作博弈 | 第20-22页 |
3. 城市房屋征收中政府行政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以武汉市若干案例和材料为分析对象 | 第22-34页 |
3.1 案例简述 | 第22-26页 |
3.1.1 武汉市汉阳马鹦路(武汉塑料机械厂)枫华苑案 | 第22-24页 |
3.1.2 武汉通报一批征地拆迁腐败案 | 第24-26页 |
3.2 政府行政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 | 第26-34页 |
3.2.1 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 | 第26-27页 |
3.2.2 政府未对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给予公平的补偿 | 第27-28页 |
3.2.3 政府征收与补偿未遵循法律相关原则 | 第28-30页 |
3.2.4 补偿的范围狭窄,方式单一 | 第30-31页 |
3.2.5 政府强制拆迁时对人权的保障不力 | 第31-32页 |
3.2.6 政府与开发商在利益上契约合谋 | 第32-33页 |
3.2.7 政府监管不力 | 第33-34页 |
4. 城市房屋征收中政府行政行为失范的成因剖析 | 第34-40页 |
4.1 城市房屋征收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34-36页 |
4.2 城市房屋征收中利益相关方的博弈规则不合理 | 第36-38页 |
4.3 城市房屋征收的监督、行政问责机制不完善 | 第38-39页 |
4.3.1 行政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38页 |
4.3.2 行政问责制度不完善 | 第38-39页 |
4.4 城市房屋征收工作人员的素养不高 | 第39-40页 |
5. 城市房屋征收中政府行政行为失范的治理策略 | 第40-46页 |
5.1 完善城市房屋征收的法律制度 | 第40-41页 |
5.2 调适政府与房屋征收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关系 | 第41-43页 |
5.2.1 谈判博弈,构建征收谈判机制 | 第41-42页 |
5.2.2 规范宣传形式,做好对被征收人的宣传、解释工作 | 第42-43页 |
5.3 健全房屋征收的监督、问责机制 | 第43-44页 |
5.3.1 健全房屋征收的监督机制 | 第43页 |
5.3.2 健全房屋征收的行政问责机制 | 第43-44页 |
5.4 提升城市房屋征收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 第44-46页 |
6.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