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6页 |
CONTENT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论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基本理论 | 第13-21页 |
一、专利侵权行为的定义、特征和构成要件 | 第13-16页 |
(一) 专利侵权行为的定义及特征 | 第13页 |
(二) 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 | 第13-16页 |
二、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含义和特征 | 第16-17页 |
(一)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含义 | 第16页 |
(二)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特征 | 第16-17页 |
三、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 | 第17-18页 |
(一) 全部赔偿原则 | 第17页 |
(二) 酌定赔偿原则 | 第17-18页 |
四、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18-19页 |
五、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我国确定专利损害赔偿数额的司法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29页 |
一、一则案例 | 第21-23页 |
(一) 案情 | 第21-22页 |
(二) 争议焦点 | 第22-23页 |
二、由本案引发的对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认定之司法实践的思考 | 第23-29页 |
(一) 专利权人因侵权而减少的销量和侵权人侵权产品的销量难以确定 | 第23-24页 |
(二) “技术分摊法”依赖法官自由裁量,缺乏客观性 | 第24-26页 |
(三) 专利许可不规范导致无法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确定赔偿数额 | 第26页 |
(四) “合理开支”的确定依赖法官的自由裁量 | 第26-27页 |
(五) 法定赔偿的裁量缺乏标准、自由裁量空间过大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国外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29-35页 |
一、德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29-30页 |
二、英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30-31页 |
三、日本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31-33页 |
四、美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 第35-41页 |
一、与国外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立法及司法实践的比较 | 第35-37页 |
(一) 权利人所受损失确定方法 | 第35-36页 |
(二) 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利润的计算 | 第36页 |
(三) 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方法 | 第36-37页 |
(四) 计算方法的顺位选择 | 第37页 |
二、对完善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 | 第37-41页 |
(一) 专利权人损失计算方法的完善 | 第37-38页 |
(二) 建立科学完善的专利市场价格评估体系 | 第38-39页 |
(三) 扩大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情形 | 第39页 |
(四) 严格限制适用法定赔偿 | 第39-40页 |
(五) 不限定前三种计算方法顺位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