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0页 |
1.1 概述 | 第7-8页 |
1.2 目前岳飞研究现状及方面 | 第8-10页 |
第2章 岳珂生平考述及学术成就 | 第10-21页 |
2.1 岳珂生平介绍 | 第10-17页 |
2.1.1 岳珂简介 | 第10页 |
2.1.2 岳珂活动范围 | 第10-17页 |
2.2 岳珂的著作概述 | 第17-21页 |
第3章 《金佗粹编》与《金佗续编》成书及版本概述 | 第21-31页 |
3.1 《金佗粹编》、《金佗续编》编撰缘由 | 第21-26页 |
3.1.1 岳飞沉冤未雪已久 | 第21-22页 |
3.1.2 关于岳飞的史料歪曲、舛误与不实现象严重 | 第22-23页 |
3.1.3 岳珂个人因素 | 第23-24页 |
3.1.4 国内外政治环境影响 | 第24-26页 |
3.2 书的内容与版本 | 第26-31页 |
3.2.1 基本内容与构架 | 第26-28页 |
3.2.2 版本情况 | 第28-31页 |
第4章 《金佗稗编》、《金佗续编》体例及编纂思想研究 | 第31-37页 |
4.1 体例研究 | 第31-35页 |
4.1.1 编目及结构研究 | 第31-34页 |
4.1.2 题跋研究 | 第34-35页 |
4.2 编纂思想研究 | 第35-37页 |
4.2.1 还原历史真相、以正视听的目的 | 第35页 |
4.2.2 坚持考订与实录的精神理念 | 第35-36页 |
4.2.3 观点表达的隐性与显性相结合式呈现 | 第36-37页 |
第5章 与《会编》、《要录》对比及对后世的影响 | 第37-43页 |
5.1 与《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相异之处 | 第37-40页 |
5.1.1 第一次北伐之信阳 | 第38页 |
5.1.2 绍兴十年班师之说 | 第38-39页 |
5.1.3 颖昌之役 | 第39页 |
5.1.4 淮西之援 | 第39-40页 |
5.1.5 邓州之役 | 第40页 |
5.2 本身不足与影响 | 第40-43页 |
5.2.1 不足与局限性 | 第40-42页 |
5.2.2 价值及影响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