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17页 |
1.1 煤沥青在炭阳极生产中的应用 | 第9-10页 |
1.2 焙烧过程中煤沥青黏结剂的热解缩聚行为 | 第10-11页 |
1.3 铝电解过程中炭阳极的消耗 | 第11-12页 |
1.4 添加剂对煤沥青改性以及提高炭阳极抗氧化性能研究 | 第12-15页 |
1.5 课题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2.1 试样 | 第17页 |
2.2 添加剂 | 第17页 |
2.3 煤沥青改性处理 | 第17页 |
2.4 炭化处理 | 第17页 |
2.5 分析测试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添加剂对煤沥青结焦性能的影响 | 第19-25页 |
3.1 硼类化合物对改性沥青结焦值的影响 | 第19-21页 |
3.2 氟化物对改性沥青结焦值的影响 | 第21-22页 |
3.3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对改性沥青结焦值的影响 | 第22-23页 |
3.4 硅类化合物对改性沥青结焦值的影响 | 第23-24页 |
3.5 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硼类化合物沥青焦空气氧化行为的影响 | 第25-33页 |
4.1 未改性沥青焦的TGA分析 | 第25页 |
4.2 1%硼类化合物沥青焦的TGA分析 | 第25-26页 |
4.3 2%硼类化合物沥青焦的TGA分析 | 第26-27页 |
4.4 3%硼类化合物沥青焦的TGA分析 | 第27页 |
4.5 4%硼类化合物沥青焦的TGA分析 | 第27-28页 |
4.6 5%硼类化合物沥青焦的TGA分析 | 第28-29页 |
4.7 硼类化合物改性处理对沥青焦开始失重温度的影响 | 第29页 |
4.8 硼类化合物改性处理对沥青焦最大失重速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4.9 硼类化合物改性处理对沥青焦失重速率最大时温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4.10 硼类化合物改性处理对沥青焦失重结束温度的影响 | 第31页 |
4.11 改性沥青焦的空气氧化行为分析 | 第31-32页 |
4.12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五章 添加剂对沥青焦CO_2氧化行为的影响 | 第33-41页 |
5.1 硼类化合物B1改性高温沥青基黏结焦的CO_2反应性 | 第33页 |
5.2 硼类化合物B1改性中温沥青基黏结焦的CO_2反应性 | 第33-34页 |
5.3 硼类化合物含量对沥青焦CO_2反应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5.4 复合硼类化合物对改性沥青焦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5.5 氟化物F改性沥青焦的CO_2反应性 | 第36-37页 |
5.6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改性沥青焦的CO_2反应性 | 第37-38页 |
5.7 硅类化合物改性高温沥青基黏结焦的CO_2反应性 | 第38页 |
5.8 硅类化合物改性中温沥青基黏结焦的CO_2反应性 | 第38-39页 |
5.9 几类改性沥青焦的CO_2反应性 | 第39-40页 |
5.10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惠大陆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详细摘要 | 第47-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