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英文缩略词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22页 |
| 2.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 2.2 实验材料 | 第14-16页 |
| 2.2.1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14-15页 |
| 2.2.2 主要实验器材 | 第15-16页 |
| 2.3 动物分组 | 第16页 |
| 2.4 肝祖/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的建立 | 第16-17页 |
| 2.5 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17-18页 |
| 2.5.1 标本的留取 | 第17页 |
| 2.5.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17-18页 |
| 2.5.3 染色对照设置 | 第18页 |
| 2.5.4 图像采集 | 第18页 |
| 2.6 肝祖/卵圆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第18-20页 |
| 2.6.1 原代细胞提取前细胞房的消毒准备 | 第18-19页 |
| 2.6.2 实验动物和实验操作人员的准备 | 第19页 |
| 2.6.3 原代卵圆细胞的提取和培养 | 第19-20页 |
| 2.6.4 细胞的消化传代 | 第20页 |
| 2.7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 第20页 |
| 2.8 肝祖/卵圆细胞GPC3表型亚群的分选与培养 | 第20-21页 |
| 2.8.1 细胞样本的准备 | 第21页 |
| 2.8.2 磁珠标记 | 第21页 |
| 2.8.3 免疫磁珠分选 | 第21页 |
| 2.9 统计学分析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2-28页 |
| 3.1 肝脏肉眼大体观察 | 第22页 |
| 3.2 组织病理结果观察 | 第22页 |
| 3.3 2-AAF/PH模型后卵圆细胞OV-6抗原表达的动态变化 | 第22-24页 |
| 3.4 卵圆细胞增殖高峰期CK19、GPC3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 | 第24页 |
| 3.5 肝祖/卵圆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第24页 |
| 3.6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 第24页 |
| 3.7 GPC3阳性卵圆细胞 | 第24-25页 |
| 3.8 附图 | 第25-28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28-3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31-32页 |
| 本课题创新性研究以及不足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 综述 | 第37-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