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3页 |
1.1 受控核聚变概述 | 第15-17页 |
1.2 聚变等离子体的能量平衡与聚变增益 | 第17-18页 |
1.3 托卡马克简介 | 第18-21页 |
1.4 托卡马克中的输运 | 第21-29页 |
1.4.1 新经典输运 | 第21-25页 |
1.4.2 反常输运与能量约束时间定标律 | 第25-26页 |
1.4.3 高约束模式与输运垒 | 第26-28页 |
1.4.4 反常粒子箍缩效应 | 第28-29页 |
1.5 ITER概述 | 第29-30页 |
1.5.1 ITER简介 | 第29-30页 |
1.5.2 ITER baseline工作概述 | 第30页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结构 | 第30-33页 |
第二章 输运方程及其求解方法 | 第33-45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输运方程及约化模拟方法 | 第33-34页 |
2.2.1 输运方程 | 第33页 |
2.2.2 输运方程的非线性性质 | 第33-34页 |
2.3 输运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34-38页 |
2.3.1 求解输运方程的数值格式 | 第34-35页 |
2.3.2 预估-校正方法 | 第35页 |
2.3.3 能量约束定标律与输运系数 | 第35-38页 |
2.4 模拟中各参数的选取 | 第38-40页 |
2.5 初步结果 | 第40-4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粒子箍缩效应对聚变反应堆性能的影响 | 第45-55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粒子箍缩效应概述 | 第45-47页 |
3.2.1 实验发现 | 第45页 |
3.2.2 粒子箍缩效应的理论解释 | 第45-47页 |
3.3 粒子箍缩效应对于托卡马克聚变堆的作用的模拟 | 第47-53页 |
3.3.1 粒子箍缩流速 | 第47-48页 |
3.3.2 模拟结果 | 第48-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加料深度对聚变反应堆性能的影响 | 第55-69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托卡马克聚变堆加料方式概述 | 第55-56页 |
4.2.1 吹气 | 第55页 |
4.2.2 弹丸注入 | 第55页 |
4.2.3 其他加料方式 | 第55-56页 |
4.3 已有的实验和模拟结果 | 第56页 |
4.4 输运模型的扩展与修改 | 第56-59页 |
4.4.1 刮削层中的输运模型 | 第56-58页 |
4.4.2 输运模型的修改 | 第58-59页 |
4.5 模拟结果 | 第59-67页 |
4.5.1 参考算例 | 第59-60页 |
4.5.2 加料深度对于聚变性能的影响 | 第60-63页 |
4.5.3 加料深度对于粒子约束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4.5.4 固定平均密度下不同加料深度造成的影响 | 第64-67页 |
4.5.5 讨论与总结 | 第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9页 |
5.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A 辐射系数的计算 | 第75-77页 |
A.1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75页 |
A.2 辐射系数的计算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