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多因子模型的量化选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第9页
    1.3 研究方法第9页
    1.4 创新点第9-10页
    1.5 本文结构第10-12页
第2章 量化投资理论介绍第12-20页
    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20页
        2.2.1 国内学术研究现状第15-16页
        2.2.2 国内业界研究现状第16-20页
第3章 多因子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第20-26页
    3.1 多因子选股模型构建方法第20-23页
        3.1.1 排序法第20-21页
        3.1.2 横截面回归法第21-22页
        3.1.3 打分法第22-23页
    3.2 多因子模型构建流程第23-26页
第4章 有效因子实证检验第26-42页
    4.1 基准指数第26-27页
    4.2 回测模拟交易区间与数据处理第27页
    4.3 常见回测陷阱及规避措施第27-29页
        4.3.1 前视偏差第27页
        4.3.2 幸存者偏差第27-28页
        4.3.3 过拟合与欠拟合第28页
        4.3.4 交易成本第28-29页
        4.3.5 特殊情况处理第29页
    4.4 衡量因子有效性第29-42页
        4.4.1 衡量因子有效性的标准第29-31页
        4.4.2 衡量因子有效性的步骤第31页
        4.4.3 因子的选取第31-33页
        4.4.4 因子有效性分析第33-42页
第5章 构建投资组合第42-50页
    5.1 多因子模型框架简述第42-43页
    5.2 因子权重分配方法第43-44页
        5.2.1 静态法:等权重分配第43-44页
        5.2.2 动态法:聚类分析分配权重第44页
        5.2.3 动态法:马科维茨均值方差理论分配权重第44页
    5.3 构建多因子模型第44-46页
    5.4 样本外测评第46-50页
        5.4.1 基于历史数据的样本外测评第46-50页
第6章 结论第50-52页
    6.1 模型存在的问题第50-51页
    6.2 模型有效的持续性第51页
    6.3 本文结论第51页
    6.4 模型的后续研究安排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分析
下一篇:承销商声誉、承销商地域合作因素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