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4 研究对象、内容和关键技术 | 第9-11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9页 |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1.4.3 关键技术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第11-15页 |
2.1 工程简介 | 第11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1-14页 |
2.3 总体设计及施工设计要求 | 第14-15页 |
2.3.1 拱坝基础总体设计 | 第14页 |
2.3.2 开挖施工技术要求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坝基施工一般技术 | 第15-24页 |
3.1 本章引论 | 第15-17页 |
3.2 坝基开挖施工技术 | 第17-24页 |
3.2.1 基本情况 | 第17页 |
3.2.2 实施情况 | 第17-22页 |
3.2.3 实施结果 | 第22-24页 |
第四章 相关试验对比分析及关键技术 | 第24-46页 |
4.1 本章引论 | 第24页 |
4.2 试验洞、导流洞施工中取得的松弛特性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4.3 锚固试验结果分析 | 第25-28页 |
4.3.1 基本情况 | 第25页 |
4.3.2 试验锚杆参数 | 第25页 |
4.3.3 砂浆锚杆 | 第25页 |
4.3.4 可拆卸预应力锚杆 | 第25-27页 |
4.3.5 可拆卸涨壳式锚杆 | 第27页 |
4.3.6 试验成果 | 第27页 |
4.3.7 试验结论 | 第27-28页 |
4.4 660m~650m高程坝基预锚试验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4.4.1 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4.4.2 实施情况 | 第29-31页 |
4.4.3 试验成果 | 第31-32页 |
4.5 开挖爆破试验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4.5.1 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4.5.2 实施情况 | 第33-34页 |
4.5.3 试验成果 | 第34页 |
4.6 机械开挖试验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4.6.1 基本情况 | 第34页 |
4.6.2 实施情况 | 第34-35页 |
4.6.3 试验成果 | 第35-36页 |
4.7 固结灌浆效果和预锚锚杆实施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4.7.1 基本情况 | 第36-38页 |
4.7.2 实施情况 | 第38-39页 |
4.7.3 初步结论 | 第39-40页 |
4.8 坝基660m~640m高程开挖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4.8.1 650m~640m高程坝基实施前松弛情况 | 第40-41页 |
4.8.2 施工情况概述 | 第41-42页 |
4.8.3 实施情况 | 第42页 |
4.8.4 施工成果 | 第42-43页 |
4.9 对试验和关键技术的思考 | 第43-46页 |
4.9.1 对柱状节理玄武岩的认识和思考 | 第43页 |
4.9.2 对锚固试验和坝基锚固试验的认识和思考 | 第43页 |
4.9.3 对机械开挖、爆破、固结灌浆试验等关键技术的思考 | 第43-4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